因為設計的原因。
搖動搖把的不同,橡膠和粉末被攪動翻轉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從而確保了粉末和橡膠最大程度的混合均勻。
整個攪動的過程,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
好在攪動搖把的人手都經過特別配置,不但各個力大如牛,最重要的是幾乎每個搖把,都配備了好幾組人手。
稍感吃力,就立即進行輪換,確保每個人都有充足的體力不說,同時也確保了鍋內的橡膠和黑粉,無時無刻都不在被攪拌之中。
隨著朱肇輝再次進入車間,鍋蓋被開啟。
那些橡膠碎塊和那些黑色粉末,現今早已變成了一大塊通體漆黑的膠球,,就如那被揉了千萬次的麵糰一般,徹底的融為了一體。
就在朱棣以及工人們以為總算差不多,等膠球的溫度稍幹,就能試試這些橡膠是不是真能做成車輪,車胎的時候。
朱肇輝卻有讓人將那些滾燙的膠團給倒了出來,命人掄著大鐵錘,對這些橡膠球翻來覆去的錘砸。
橡膠球稍微因為冷卻而變硬,就又被丟進大鍋中加熱。
然後再翻來覆去的錘砸。
如此反覆,又是足足大半天。
就在連光是再旁邊看著,都感覺這工作實在是太繁瑣太耗力的的朱棣都忍不住直嘬牙花子的時候,揪起一小團橡膠搓揉一番的朱肇輝的臉上總算露出了一個差不多了,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了的表情。
早已等候多時的下一道工序的僱佃聞言。立即行動了起來。
有的在給那些早已做好的模具升溫,有的在飛快的往模具上摸上厚厚的滑石粉,以方便完工之後,給做好的成品脫模。
原本的輪胎,內胎,都是一體成型。
只是很顯然,魯王莊輪胎廠的技術以及裝置條件,根本不允許這樣的操作。
也是因此,工人們照例土法上馬。
做外胎的,就直接切一大塊橡膠放在模具上,然後就是一群人拿著各種工具對著橡膠又拍又打。
因為模具設計的時候就做成了中空,內通高溫蒸汽的緣故。
橡膠在模具上絲毫沒有冷卻硬化的跡象,反倒是因為模具的溫度比鍋內還要稍高的關係,因而在眾人的拍打中不斷被延展,融合,最終變成了附著在模具上的薄薄的一層。
此時的外胎,已經略有輪胎的雛形了……
不過這也還沒完。
因為在朱肇輝點頭之後,僱佃們又拿來了早已準備好的各種麻線,按照一定的規律密密麻麻的鋪再輪胎雛形之外,緊接著又是一陣乒乒乓乓的拍打。
待到這些棉麻線和橡膠外胎融為一體之後,才又繼續鋪第二層。
足足三層之後,眾人才又開始切割橡膠,均勻的拍打鋪設在外層。
如此往復。
待到足足鋪設了九層棉麻線,三層橡膠之後。
原本薄薄的輪胎,已經變成了足足半指來厚。
已經十足十的變成了朱肇輝記憶中輪胎的模樣——除了尚且還沒刻畫防滑紋之外。
<!17k>
喜歡大明:我的皇孫太強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皇孫太強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