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因為用畜力帶動的水泥攪拌機並不是那麼實用,且就算實用,也趕不上用於大壩澆築了……
但在太監宣讀完聖旨,朱肇輝一聲令下之後。
亂石凹築壩蓄庫之役的大壩,終於正式開始澆築。
七八千人,有的推沙和石,有的揮舞鐵鍬攪拌水泥。
剩餘數千人這推著獨輪車,將一車接一車的水泥倒進早已支模完畢的壩體當中。
但水泥灌注到一定程度之後,便有不少拿著長竹槓的工人跳入其中,拿著竹槓充當人力震動器對水泥進行震動,在儘可能排出水泥內部空氣的同時,增加水泥的粘合度。
整個過程,足足持續了整整一天。
其中也發生瞭如模板支撐不住,區域性爆模漏漿的情況。
但大體,卻並未出現什麼不可控的意外。
經過足足兩天的凝結。
在一陣細雨之中,役夫們終於開始拆模。
隨著模具拆開,一道長近百丈,高足近丈寬逾五丈的水泥大壩,便逐漸展現再了眾人的面前。
看著那通體灰白,幾乎渾然一體的大壩。
幾乎只要遠遠的看著都能感受到其怕比全由青石砌成都更堅固,卻又比用青石省力百倍的大壩……
別說是那些直接參與了工程的役夫,便是那些圍觀的句容百姓,都跟著發出了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興奮之情,簡直溢於言表。
當然了,要說最興奮的,自然還是要數那些之前飽受澆灌之困的船山百姓。
根據亂石凹大壩的高度,會因為亂石凹築壩蓄庫而永解澆灌之困的百姓,足多達百村萬餘戶。
雖然朝廷律令早已說明,因大壩是朝廷起役而修,加上大壩水泥也由魯王府獨立提供所致。
因而往後澆灌,得按各戶所澆灌田畝收取水費,以支付朝廷起役靡耗以及魯王府提供水泥銀兩。
但這些老百姓依舊興奮不已。
畢竟相比自此只要不遭遇罕見乾旱,從而導致亂石凹水庫無水可放,他們便可永遠擺脫靠天吃飯窘境,幾乎可以做到旱澇保收所帶來的好處,區區一畝一年百十文錢的水費,簡直不值一提。
也是因此,各村各莊裡正在第一時間商討開拓水渠,以確保大壩一蓄上水,只要自己等需要就可以澆灌的同時,也不忘相互商量,是不是大傢伙湊些銀子,給那些役夫改善改善生活,以表感激之情。
畢竟雖說自己等不是一定這麼做不可。
但人家魯王自掏腰包幫役夫們改善伙食都幾個月了。
現在這大壩眼瞅著再澆築個三五次,最多也就兩三個月的功夫就能完工了……
自己等這些實際受益者要一點表示都沒有,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於是在第二天,便有兩村裡正抬著一頭豬走進了役場,表示自己是某某村的,兩村合夥湊了一頭豬給役夫們加菜。
雖然比不得魯王豪氣,但多少也算是大家的一份心意。
並表示除了今天,往後還有別村送來。
總之一句話就是,只要大壩一天沒有修完,各村犒勞的一頭豬,那就一天不會絕。
看到已經穿上了暗青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徐輝祖遞上的錦衣衛密探從句容傳來的密信,朱元璋是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表示自己治下的百姓,那就是淳樸。
居然知道給役夫們送豬——這種事在當年蠻蒙韃子治下,簡直不敢想象。
“都是陛下教化之功!”徐輝祖道。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