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計算一陣,周忱一臉我這個工部侍郎那也不是白當的的嘚瑟看著朱肇輝道:“魯王,不知下官估算可有錯否?”
“沒錯!”
朱肇輝先是確認了周忱的估算沒錯,表示現今自己的鐵匠坊即便全力全部生產軸承,也大概就這個數。
不過在確認之後,朱肇輝卻又話鋒一轉。
表示過百手藝最精湛之匠,每天足足工作八個時辰,才能生產軸承二十五隻……
匠人的工錢,再加上原料所需的鋼鐵煤炭。
那麼一個軸承的成本不就至少得二三兩銀子 ?
再加上些必須的盈利,那不是一個軸承少說也得賣個四五兩銀子才行?
“四五兩,估計不夠!”
周忱搖頭,表示朱肇輝這計算,雖然也增添了合理的利潤。
但他的利潤,卻只是算了鐵匠坊到商鋪再到消費端的利潤……
而實際情況,很多商品從作坊到消費端,往往都需要經過好幾層的轉賣,不可能一兩下就到消費端。
“所以雖然軸承的成本不過二三兩銀子……”
周忱道:“但以下官估計,待到老百姓買到軸承之時,軸承的價格起碼是成本價兩倍以上……”
兩倍以上……
那就是七八兩銀子!
朱肇輝笑笑道:“現今我大明百姓,平均年入五六兩銀已算極多,所以軸承雖然好用——但周侍郎你覺得真有人肯花一年許才能賺到的銀兩,來購買這軸承麼?”
“估計很難!”
周忱在苦笑的同時攤手道:“我知道一個軸承起碼七八兩銀子的價格的確太貴,但這也沒辦法啊——畢竟少於這個價格,恐怕這軸承就根本造不出來……”
“造不出來?”
“我看未必吧!”
朱肇輝笑笑,指指鐵匠坊道:“若本王這鐵匠坊的規模,能日產軸承百隻甚至是數百隻——那這軸承到老百姓手裡的價格,不自然就便宜下來了麼?”
日產百隻,甚至是數百隻軸承!
聽到這話,周忱下意識的就要想笑,心說要這規模的鐵匠坊真能生產這麼多的軸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軸承的價格自然是能降下來。
可問題的是這根本不可能啊!
只是看到朱肇輝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周忱便不得不強行將那想笑的衝動給壓回肚子,乾笑道:“莫非魯王已經想到可讓鐵匠坊在同等規模之下,將軸承日產提升到百隻甚至是數百隻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