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籍貫!”
“可有手藝?”
隨著登記等各種工作安排,原本亂糟糟黑壓壓的人群,被逐漸分流。
眼見但凡回答有手藝,便會出列去魯王府負責的工匠營報道,幾名鄉鄰便調笑的看向魯青雲,表示待會兒問他有沒有手藝的時候,可以彙報會術數。
說不定就能因此而得到一份輕鬆差事。
魯青雲便苦笑,表示當今術數,不過就是幹些登記造冊之類的事。
而這些事但凡一個賬房都能幹,怕怎麼也不可能輪到自己。
“不試試怎麼知道?”
一群人齊齊白眼,表示要不然真去下苦的話,就魯青雲這身板,怕熬不過三天!
聽到這話,在輪到自己登記之時,魯青雲不得不硬著頭皮表示自己曾考中過童生,還精通術數,不知道這算不算手藝。
“打鐵,鑿石,編筐這些,都算手藝!”
“你這光能撥兩下算盤珠子,算什麼手藝?”
造冊小吏無語白眼,很想說這傢伙,分明就是想拿這當藉口討輕省差事。
不過想到許思交代的,無論是什麼手藝,管不管用。
只要是手藝人就另計旁冊,由朱肇輝定奪的話,小吏即便不滿,也只能讓魯青雲去工匠營報道。
“你那術數之法,還真算手藝?”
看到這一幕的鄉鄰眼都直了,紛紛乾笑對魯青雲表示,萬一他真討到了什麼輕省活計,可得多關照自己等人。
“只是讓我等魯王定奪而已!”
“可沒說一定算手藝……”
魯青雲從善如流,表示要真算手藝,遇到什麼輕省活計,自己肯定關照之後,這才去工匠營報道。
工匠營內,此刻已經聚集了數百自稱會手藝之人。
現在這些人正按照各自所會手藝的類別,比如會木匠的在一個寫著木工二字的牌子前列隊等候,會石匠會鐵匠會篾匠等等的,也各自在標註的牌子前等候。
每個牌子之後,都有縣衙抽調來的匠戶對這些人進行考核查驗,看他們的手藝是否合格。
確定手藝精熟才會留下,撒謊的甚至是一些半吊子的,都會被直接淘汰。
“你會什麼手藝?”
看到魯青雲進門,負責秩序的軍卒問道。
“在下考中過童生,能書會寫,還精通術數!”魯青雲道。
聽到回答的軍卒一臉懵逼,心說術數是個什麼東西?
魯青雲想解釋卻又怕對方聽不懂,只能拿著桌子上的筆筒道:“透過演算,我能算出這筆筒內能盛放多少水!”
“這能算什麼手藝?”
軍卒無語,心說筆筒裡能裝多少水,舀一瓢水不就知道了麼——還用的著算?
卻不成想遠遠在旁的朱肇輝聽到這話,卻是眼前一亮,招手過來道:“告訴本王,你是如何算出的?”
雖然對魯青雲所謂術數感興趣。
但朱肇輝心底其實並不抱多大希望。
畢竟國內古代,從來都重文輕理不說,更最注重於經驗而非總結。
所以數學相關國內雖然不是沒沒有,但根本不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