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內,朱元璋正準備在郭寧妃的寢宮安歇。
卻在這時,有太監的聲音傳來道:“陛下,句容知縣許思,有奏上報!”
郭寧妃聞言不悅道:“這都什麼時候了,沒看陛下已經準備就寢了麼?”
倒是朱元璋一聽是許思的摺子,趕緊道:“是我吩咐,但凡許思上奏,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俺過目,怨不得他等!”
“陛下!”
郭寧妃幽怨道:“你這好不容易過來一趟,不如今夜就別再理會那些公務,安心歇息?”
朱元璋嘿嘿道:“安心歇息也不是不行,不過此折,估計跟你親孫子有關——寧妃你確定你不想聽聽是什麼事?”
“跟輝兒有關?”
一聽這話,郭寧妃頓時正了神色,讓太監趕緊送進來。
“蓄庫之壩,發徭一萬便能半年建成,簡直是天方夜譚!””
在旁看完奏摺內容,郭寧妃沒好氣道:“輝兒年幼有此提議也就罷了,可陛下你經常跟妾身提起許思,想來也該是一方賢臣,可沒想到他居然也跟著輝兒一起起鬨,簡直胡鬧!”
要正常情況,朱元璋怕也覺得許思是不是腦子昏頭了,才會相信朱肇輝半年就能築成水壩一事。
但聯絡到朱肇輝拒絕封地,拿上好王莊換藍玉船山貧瘠封地。
走之前還給郭寧妃寫了不同的兩封信之後,朱元璋就不得不多想一些了。
畢竟朱肇輝不傻。
要一件事他是意氣用事信口開河,還有可能。
但這些天,他所有的是卻樁樁件件,全都如此……
要說都在信口開河,怎麼也說不過去。
當然了,最讓朱元璋覺得自己還是該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物的,還是許思在奏摺中提到的關於那水壩的尺寸。
長裡許,高十丈!
雖然具體沒提多厚,但既然能用來蓄庫容水,其強度比之金陵城牆,應該只強不弱。
建成如此水壩,從頭開始居然都只需要半年——這要是真的,要用在現在讓他頭疼不已的金陵城牆的修築之上……
那不是得節省現今城牆十數萬人十數年之功?
光是想想,朱元璋便意動不已,畢竟那可意味著至少能節約數百萬兩銀子啊!
“陛下,你就光想著銀子!”
郭寧妃沒好氣的道:“這擺明了就是不可能之事,陛下你要答應,萬一輝兒到時無法完成,那不是……”
“他要完不成才好呢!”
“畢竟俺現在是抓心撓肝的想收拾他卻找不到機會!”
“他要不能完成,俺到時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收拾他出氣了!”
心裡這般想著,但面上朱元璋卻是不為所動,冷哼道:“寧妃你別忘了,肇輝雖然是你孫兒,卻同樣是俺老朱的孫子——你難道就對老朱的孫子這麼沒信心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