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再次就征討蒙元餘孽一事進行了商議。
相比日前數個時辰的爭論卻依舊無果,今日的一切相當順利。
不過多時,上下便就以沐英為元帥,傅友德藍玉為左右副將領軍出征,胡惟庸負責輜重糧草籌備一事,達成了一致!
“此次北伐脫火赤等蒙元餘孽,事關我大明之江山永固!”
朱元璋道“還望左相,諸將摒棄前嫌,同仇敵愾,一戰功成!”
“吾等,定謹遵聖命!”
“不破蒙元,絕不罷休!”
唱喏之後,胡惟庸藍玉等百官陸續退去。
唯有湯和藉故落後,直到百官散盡,才一邊亦步亦趨的跟朱元璋去書房一邊悻悻的道:“昨日還不是身體抱恙就是擔心兒子,今兒卻一個個爭先恐後生怕被他人搶了功勞——說到底,還不都是覺著自己功勞夠大,翅膀夠硬了麼?”
這些話若是旁人,怕即便明明知道肯定能說到朱元璋的心坎裡。
恐怕也絕對不敢輕易出口。
畢竟蓄意挑起君臣嫌隙這事說大不大,但真要計較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但湯和說這些話卻沒半點負擔。
畢竟他不但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兒孫又多有姻親。
最重要的是二人還是發小,從小就光屁股一起長大,互相知根知底。
因而這些看起來有些不符合湯和信國公身份,有點口無遮攔的話,朱元璋聽了不但沒有絲毫生氣。
反倒是讓他感覺即便現在,湯和還是那個可以充分信任,對自己沒有絲毫保留和設防的大哥哥。
也是因此,朱元璋聞言也絲毫不掩飾自己已經對胡惟庸藍玉起了殺心的事實,冷哼道:“雖說俺能有今天,他胡惟庸藍玉等的確功勞不小,但俺自問也沒虧待過他們,高官厚祿不說,該公的公該侯的侯,為的就是不枉大家主僕一場,最好能皆大歡喜……”
“可若是他等實在不知進退,貪心不足!”
“到時候可就怪不得俺即便拼著落個殘殺功臣的惡名,也要他等明白這大明江山到底還是姓朱,而不是姓胡姓藍的道理!”
“就是就是!”
湯和道:“皇權天授,即便有再大的功勞,那也該明白誰主誰僕,不然就是他們自尋死路,怨不得誰人!”
也得虧朱肇輝不在此。
否則要是他聽到湯和這般回答,怕是立即就能明白朱元璋為何殺了那麼多功臣,而且越是功高蓋主的越容易被殺。
但湯和卻能得以善終的原因。
因為湯和這話不僅拍了朱元璋的馬屁,最重要的是他還表明了自己絕對不會跟胡惟庸藍玉等一樣居功自傲,始終會跟朱元璋站在一起的決心!
這樣的臣子要都不能善終,那還有什麼人能夠善終?
這些意思,朱元璋自然也都聽出來了,心裡非常滿意。
說了聲咱們這些人,俺最信得過的或許也就是你湯和之後,朱元璋便岔開話題道:“肇輝那邊,聽說昨晚繼封大宴,辦的很是寒磣?”
“是挺寒磣!”
湯和道:“來往賓客,除燕王之外,幾乎就沒一個能上的了檯面的!”
一眾兒女之中,朱元璋最喜愛的就是朱棣。
畢竟若非如此,他也不會留著朱棣長居應天,現在都已經年近二十,卻還沒就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