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封地只為做買賣,開工廠?”
“買賣要那麼好做,那天底下的人為何不都去做買賣,卻上趕著攀附王侯?”
對於朱肇輝的解釋,戈妃不屑一顧,倒是冷靜下來的湯妃聽到這些解釋,卻是眼前一亮。
畢竟出身名門,她很清楚普通人做買賣,和以王侯的身份做買賣,那是兩個概念。
更何況現在事已至此,再糾結於朱肇輝不該放棄封地之類,也於事無補。
也是因此,湯妃強振精神,讓朱肇輝將他的想法說給自己聽。
對於只關心最終結果,而不在乎過程的朱元璋,還可以用一句說了你也不懂,還不如等我弄出來了給你看搪塞。
但同樣的理由用來搪塞湯妃可就不行了。
畢竟事關魯王府未來,湯妃對這事的重視程度,可謂事無鉅細。
也是因此,雖然不知道水泥到底是什麼。
但在聽到朱肇輝說水泥加沙子攪拌製成的磚頭比石頭都還堅硬,要加上鋼筋,甚至可造百丈高樓而不倒的時候,湯妃激動了。
畢竟大明建國,定都於應天距今,已經十餘載。
從定都第一天開始,應天城就在開始修城牆。
年徵民夫數十萬,耗費銀兩百餘萬。
但十幾年下來,應天府的城牆卻依舊只修了不到一半——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應天附近皆為平原,作為牆骨的石料難求,皆得從百里之外開採運來所致?
要朱肇輝所說這水泥是真的……
到時候不但開採容易,最重要的是粉末狀的水泥運輸起來,相比大小皆有規制的石料,那怕是不知道得節省多少人力物力。
也是因此,不說水泥能造百丈高樓能不能掙到銀子這事。
就說要能用水泥替代石料修建城牆……
光這一單買賣能賺到的銀子,怕都頂的上魯王封地百年之所出!
並且銀錢的好處還只是一方面。
最大的好處在於水泥這種東西的好處一旦得到證實,好處無窮無盡。
朱元璋知道之後,必然龍顏大悅!
說不準到時即便怎麼輪都輪不到自家府上的帝王之位,說不定都有機會爭上一爭!
想到這點,湯妃激動的簡直渾身都忍不住的發抖。
聽到湯妃的想法,戈妃雖說也很激動,卻又有些狐疑。
畢竟如水泥這種好東西要真存在,為什麼到現在全天下都一無所知,唯獨朱肇輝他知道?
“我是從父親曾經求道煉丹的筆記上看到的!”
再次將功勞推到朱檀身上之後,朱肇輝表示其實水泥不是沒人知道。
只是當時那些煉丹的人只顧著丹藥,沒怎麼注意水泥的作用而已。
“真的假的?”
戈妃依舊有些不信對湯妃道:“姐姐你知書達理,不如讓輝兒將夫君所遺的筆記拿來與你過目一番,以定真假?”
“有理!”
湯妃點頭,便讓朱肇輝去拿筆記。
這朱肇輝哪兒拿的出來?
只能辯解因為知道朱元璋對朱檀為了求仙問道殘骸數百男童一事深惡痛絕,自己為了避免牽連,在背下筆記內容之後,早就將筆記燒掉了。
“不過孩兒保證,水泥一事絕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