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等謝主隆恩。”
待旨意宣讀完畢,徐家眾人起身。
徐族長依然覺得不敢置信。自袖中掏出一個荷包奉給宦官,急問道:“鄉野之人,不通文墨。敢問天使:徐穆真的中了榜眼?還與皇後娘娘認了親?”
宣旨的中官笑容滿面,“可不是麼!不過皇後娘娘的意思,賜下的東西還望女眷們費費心,給徐榜眼多做幾件衣裳。徐榜眼如今在朝為官,卻不知身上銀兩可夠使,這京中不比大同,東西都貴的很呀。聖上擔心徐榜眼沒錢買房子,才賜下銀兩,然而在京中賜旨,只怕惹人妒忌,才來大同宣旨。當然,剩下的老翁皆可自行在族內分配,想必徐榜眼也不會計較。”
雖是如此說,中官心中卻在嘀咕:明明可以直接賜給本人,卻大老遠讓到大同傳旨。說是賞賜,分明是敲打!聽聞徐穆身邊只有一個七八歲的書童照顧,又父母雙亡,皇後娘娘這一趟分明是給徐穆撐腰來的╮(╯▽╰)╭。
“天使放心,草民們一定照辦。天使與諸位大人一路辛苦,還請賞臉,請進正堂喝杯熱茶。”
為首的錦衣衛千戶婉言謝絕,“我等有皇命在身,需盡快回京交旨。”
中官愣了愣,暗罵:這些個武人,忒誤事!這麼說話,不是存心嚇唬人家麼。
又堆起笑容:“老翁好意,我們心領了。若是老翁慈悲,能多備些幹糧,那就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如此草民立即吩咐人準備,還請諸位大人上座,絕不會誤了諸位回京的時辰!”
眼瞧著門口駐守的錦衣衛都進了徐府,應州縣縣令連連催促:
“縣丞怎麼還不來?還不快去催催!”
“是。”
“大令,下官到了。”
“如此我們這就進徐府恭賀。”
“大令稍待,有要事詳稟。”
縣丞在應州縣令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果真?”
“正是。”
“信中說徐榜眼與徐氏姐弟情深,既然身在京城,殿試如此緊要關頭,都要想辦法向官府之人問詢,想必徐氏之死定有蹊蹺。不如待會兒和天使提一提,未必沒有好處。”
應州縣令當年也是上了金榜的進士,若能有機會回京任職,怎麼甘心在一小縣熬上大半輩子!且大同乃邊疆重鎮,稍有不慎,只怕連命都沒了!
如今這徐穆登科榜眼,又有皇後娘娘這一層情分在,不是正經的皇親,家中父母雙亡,年紀又小,純臣的路子妥妥的,只怕比皇後的親兄弟們還要得意幾分!能搭上他這艘船,卻無外戚之禍,怎麼也沒什麼壞處。正好自己手裡有一份口供,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轉過心思,“既是如此,你我現在就將掌握的情況修書一封,若天使不願,我等就自行送入徐榜眼手中。”
“大令高見。”
徐氏族長看著從容不迫,頗有一族之長威嚴,然而今日發生的事情太多,大悲大喜之下,能端出一副威嚴而不失親切的模樣,在一眾錦衣衛注目下與宦官和千戶敘話,已是極為難得了。
正待鬆口氣,下人又報:大令、縣丞一同來訪,現在門外等候。
許是連番沖擊之下,有了免疫,徐族長已經可以平淡的吩咐:“將兩位大人請進來。”
當下有兩人進得屋中,領先半步的官員約莫四旬,中等身材,微胖,頭戴烏紗帽,腰束素銀帶,一身鸂鶒青袍。後一位同是頭戴烏紗帽,腰束烏角帶,一身黃鸝綠袍,稍年輕許,偏瘦。
兩人先同宦官問安,再同錦衣衛千戶見禮。
徐族長也欲向二位官員行禮,不料被半路攔住。
應州縣令滿臉含笑:“本官此來,一賀徐榜眼登科之喜。二來,卻是有事與天使、千戶大人和族長商議。”
“哦?雜家也有份?”宦官穩坐堂中,抬手合了合手中的茶蓋。
“此事卻與徐榜眼有關。半月前,徐榜眼得知族姐慘死,託付同行的今科二甲第九十六名宋進士寫信,求其父牽線,查明族姐慘死真相。這一點,想是族長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