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忙攔住薛文去路,“請公公指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薛文顧不得滿頭細汗,“情況緊急!來不及細說!快告知陛下,娘娘大怒!往壽寧侯府去!不識路!”
“什麼!”
千戶忽然覺得自己的腦子出了問題,往壽寧侯府去,但不識路!
此時正是午朝。
群臣正在商議張秋河水患治理人選,忽然傳令官進殿稟報:
“陛下,錦衣衛千戶馮正求見,言有要事需立即稟報!”
“傳!”
立時,一錦衣衛疾步入殿,“陛下!適才皇後娘娘於宮內騎馬,隨行中官言娘娘大怒,欲往壽寧侯府,但不識路!臣等不敢懈怠,已有數十人追隨護駕。”
一言既出,朝堂沸騰。
早朝出言的僉都禦史嘴裡發苦,完了完了,皇後娘娘若有三長兩短,吾命休矣!
“來人!還不快準備皇後娘娘省親的儀仗!退朝!”
眼見聖駕疾步離去,眾臣陸續離開。
有給事中議論:“一國之後,縱馬出宮,成何體統!”
“此事自有聖上聖心獨斷!”
給事中轉身,見是劉健劉閣老,只得諾諾而走。
身旁內閣首輔徐溥見劉健雙眉似要皺成川字,招呼他道:“希賢,可願過府一敘?”
“敢不從命!”
首輔宅邸。
待下人沏上香茶,劉健剛剛端起茶杯,又匆匆放回桌子。
徐溥老神在在,捧著茶杯,用杯蓋慢慢撇著浮沫,悠悠地喝著。
沉思片刻,劉健沾著些許茶水,在桌案上寫下“清”“朝”“藩”三個字。
很簡單,皇後娘娘今日觸犯宮規,背後主謀要麼是清寧宮的太皇太後,慶雲侯世子不過是與人爭搶民女,頂多聖上治慶雲侯個“教子無方”,罰幾天俸罷了;自古婆媳難相處,後宮空虛許久,弘治帝對納妃之事又連連推脫,太皇太後有些不滿也正常;要麼是朝堂上有人在找壽寧侯的麻煩,想要一箭雙雕;要麼是藩王在搞鬼,若皇後娘娘因此獲罪,那麼太子殿下日後登基的勝算便小了許多。
徐溥捋了捋長須,笑道:
“希賢兄對朝堂之事頗有心得,自然對一些小事就有些顧及不上了。老夫倒是聽說年末太皇太後的壽誕,皇後娘娘命壽寧侯抄寫五百遍《法華經》呀。”
“五百遍法華經自然是請人代筆……不對……這…可能麼!”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一點就透。
不錯,還有一種可能,皇後娘娘就是想給壽寧侯一個教訓,寧可冒觸犯宮規的風險,也要達成。
五百遍法華經,既是警告,也是提醒。
後宮四年來只有一人,不意味著永遠只有一人。一旦皇後娘娘地位不穩,巍巍侯府,傾覆也不過瞬間。
帝王之怒,伏屍百萬。
郭皇後為東漢帝劉秀生下五子,又是王室之女,其家族勳貴,成器的全部被鏟鋤。
陰皇後只得一子,卻登基為帝。
明帝不對郭家動手,不過就想博一個虛名。
後族,外戚,似是世人爭羨,地位尊崇,不過是一直身在懸崖邊罷了。
張儀華無奈表示:閣老您太高看我了!我只不過想去找皇帝,讓他教訓教訓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