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的天氣出奇的悶熱。考察隊從火車站出來時,被一股潮溼的熱浪迎面包圍。
“這種天氣不正常,”當地前來接應的嚮導老崔皺著眉頭說,“往年這個時節應該清爽乾燥,這幾天卻像是進了蒸籠,而且只有靠近那座山的區域是這樣。”
“那座山”指的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九龍山。據傳說,山中有九條地下暗河,如同九龍盤踞,故得此名。而那個神秘的圓形洞穴,就位於九龍山的北麓。
考察隊乘坐兩輛越野車,沿著蜿蜒的山路前進。李明坐在車窗邊,望著窗外日漸荒涼的景色,手中緊握著裝有玉佩的盒子。自從昨晚的奇怪經歷後,他總覺得玉佩與他之間建立了某種無形的聯絡。
“前面就是我們的營地了,”老崔指向山腰處的一片空地,那裡已經搭建了幾頂帳篷,”之前來的考古隊已經做了初步勘探。”
車子在營地前停下。一位中年男子快步迎來,向薛教授敬了個軍禮。
“張隊長,”薛教授介紹道,“軍方派來協助我們考察的特別行動組組長。”
李明注意到張隊長的目光在他手中的盒子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警覺。
安頓好行李後,考察隊在主帳篷內召開了簡短的會議。
“根據初步勘探,”張隊長指著地圖說,“墓葬群位於山腰這一帶,而那個圓形洞穴在更北面的位置,兩者相距約三公里。”
“洞穴有什麼發現嗎?”林博士問道。
張隊長的表情變得嚴肅:”勘探隊剛進入洞穴約50米,就遭遇了不明原因的裝置故障,所有電子裝置同時失效。出於安全考慮,他們暫時撤出了洞穴。”
李明忍不住問道:“那塊刻有奇怪符文的石碑呢?就是新聞報道中提到的那塊。”
“就在洞穴入口附近發現的,”張隊長回答,“已經送往省文物局進行保護性研究。不過...”他頓了頓,“我們在原址附近發現了更多類似的符文。”
張隊長開啟一個資料夾,取出幾張照片遞給大家傳閱。照片上是洞壁上的刻痕,與李明玉佩上的符文驚人地相似。
當照片傳到李明手中時,他感到口袋裡的玉佩突然變熱,幾乎燙手。他驚訝地倒吸一口氣,引來了其他人疑惑的目光。
“怎麼了,李明?”薛教授問道。
李明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分享他的發現:“教授,我想這些符文與我手中的玉佩上的符文是同一體系的。”
他小心地取出玉佩,放在桌面中央。所有人都湊近觀察,神情各異。
“確實非常相似,”林博士點頭認同,”但更讓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這枚玉佩會在你手中發熱?”
李明一愣:“您怎麼知道它發熱了?”
“你的反應告訴我的,”林博士微笑道,“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對嗎?”
在眾人的注視下,李明簡要描述了昨晚的奇異經歷,當然省略了一些過於離奇的細節。他不確定那些閃回的畫面是否應該分享。
張隊長聽完後,與林博士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我想是時候告訴你們此行的完整目的了,”張隊長環顧四周,語氣變得更加正式,“除了考古研究外,我們還受命調查九龍山區域近期出現的一系列異常現象。”
他開啟膝上型電腦,播放了一段影片。影片中是當地村民們的採訪片段:有人聲稱看到山中有奇怪的光;有人說深夜能聽到山裡傳來古怪的聲響;還有人堅稱在洞穴附近迷路時,竟然錯過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卻感覺只過了幾小時。
“最令人不安的是,”張隊長停下影片,“當地的磁場和重力測量資料也出現了異常波動,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民間傳說了。”
帳篷內陷入沉默。李明感到一陣莫名的興奮和不安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