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韓伯父和李三叔提醒,我知道了。”
古秀雲的臉上帶著恬靜的笑意,連忙道謝。
“是我們該替村民們謝謝你才對,你這又是送錢,又是送魚的,今年咱們村的人,也能過上一個好年了。”
李三叔由衷的說道。
送走了韓青山和李三叔,古秀雲回頭便將所有的事情,都跟家裡人說了,家裡人都覺得,他們考慮的很在理,畢竟,他們大房就是這麼過來的,當初爹爹還在的時候,成日裡出去打獵,家裡的農活也一樣沒落下,卻沒有得半句好。
反倒是古大意那個專門花錢的人,每當朝廷裡的廩米發下來,都能讓古李氏吹噓好一陣子,而家裡其他的人,甚至也覺得,他才是家裡付出最多的人。
大年三十一大早,清河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起了個大早,開始收拾院子,不管是男女老少,臉上都洋溢著喜氣。
在大年這一天,是大人們一年到頭最期盼的時刻,也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這一日,哪怕是平日裡最困苦的人家,最摳門的主婦,都會想盡辦法做上一頓餃子,竭盡所能的置辦一桌上好的年飯。
不管離家多遠的人,都會想著要趕回家吃頓團圓飯,不管家裡有多麼讓人煩惱或愁心的事兒,都會暫且放到一邊,守著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好好的過個團圓年。
從這一刻開始,之前所發生的,高興的也好,失落的也罷,哪怕再有不開心的事兒,也都要掛上笑容,放開心扉好好的吃一頓飯。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這一頓飯,是所有人心中最重視的一頓,這是對過去一年辛勞的慰藉,也是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古秀雲家裡此時也是一番熱鬧的景象,楊管事兒帶著幾個小廝,在每個門的門頭上,都貼上對聯,掛上了火紅的燈籠。
而何氏,則是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在堂屋裡高高興興的說著話,包著餃子,吩咐著丫鬟們將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
看著丫鬟小廝們進進出出的忙活,母女幾個相視一笑,這個年,是她們過的最富裕,也最輕省的一年。
因為是年夜飯,已經接近一年沒有再下過廚的何氏,也準備再次出手,做上幾個菜。
姐妹三個則是各自包著各種餡料的餃子,一家子人好不熱鬧。
今年的長工,還有三個沒有回去,此時也跟著在院子裡頭幫忙。
很快,餃子就出鍋了,看著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各個臉上都帶著難掩的笑意,眾人匆匆的吃過早飯,便要準備晌午的年飯了。
在這個地方,或許是為了節約燈油,又或許就是這樣的風俗,年飯都是在晌午就吃的。
古秀雲家跟往年不一樣,往年都是在老宅跟古老漢他們一起過的,今年跟她們一起過年的,除了家裡的下人外,就是張老伯爺孫倆,加上崔老伯,以及沒有回去的三個長工,張老伯爺孫和崔老伯都是跟著主家一桌吃的,而下人們那邊還有兩桌,丫鬟和小廝們都是分開來坐的。
隨著一陣噼裡啪啦的的鞭炮聲響起,年飯也正式開始了,這次家裡每一桌都足足準備了十八個菜,而且都是硬菜,別說是丫鬟小廝了,就是對於何氏這些主子來說,那也是相當奢侈的,不,應該說是最為奢侈的一次。
可是,不管是何氏還是古秀雲,看到這樣滿滿三大桌色香味俱全的吃食,心裡有的只是高興。
“今兒是大年三十,今兒咱們不分主子下人,也沒有外人,大家都吃好喝好,來年咱們爭取把日子,再更好了過!”
何氏雖然已經被人喊了一段時間的夫人了,可還是個老實巴交的山裡婦人,並不太會說話,在幾個女兒的鼓勵下,隨意的說了幾句場面話之後,這頓年飯便開始了。
一屋子的人,都齊聲應和,雖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也讓眾人的心裡都暖洋洋的,十分的舒坦。
舊的一年,在眾人的歡笑聲中不知不覺的過去,很快就迎來了新的一年,轉眼便是大年初一了,這日一早,家中所有的人都起了個大早,換上了早就準備好的新衣,就連家裡的下人們也都不例外。
在楊管事的帶領下,下人們一波一波的上前來,跟主子請安,說著吉祥的新年祝詞,何氏便會讓春蘭將昨晚上母女幾個,就都準備好了打賞給下人們的紅封,一一的給發了下去。
看著下人們歡天喜地的接了紅封,何氏母女都還有種恍然如夢的感覺,曾幾何時,這些只有大戶人家的主子才會做的事情,她們也能做的這麼嫻熟了。
等到下人們拜完年,張老伯和崔老伯帶著張平安,也過來跟何氏拜年,然後就是那三個長工。
當然了,這裡面自然也少不得何氏給幾個孩子準備的紅封,往年他們手裡頭是沒錢,就算是要準備紅封,那也沒有辦法,最多就是在年前的時候,古大川賣完獵物,偷偷的藏了幾個大錢,還得偷偷的給幾個孩子,免得讓古李氏知道了,會鬧得雞犬不寧。
所以,今年何氏在個幾個孩子紅封的時候,可以說是將自己所有的私房都分給了五個孩子。
古秀雲在拿到手中不菲的紅封時,便知道母親是將這一年來,自己交給她的零花,幾乎都給了姐弟幾個,卻也沒有說什麼,高高興興的接了,回頭卻也拿出了自己準備的紅封,家裡人人手一個。
何氏和古秀麗看著遞到自己面前的紅封,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連我們都有?”
“那是,如今我也是小有資産的地主了,合該孝敬娘和大姐。”
古秀雲一臉得意之色,將家裡人的紅封都給發了下去,笑道,“至於弟弟妹妹們,這是我當姐姐的,給你們的壓歲錢。”
古秀麗看著自己手裡的紅封,哭笑不得的說道,“那我現在,是不是也要回頭去給弟弟妹妹們,準備一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