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的孩子之所以有名字,還真是要感謝家裡有古大意這個秀才在。
“做父母的,無不希望子孫平安康建,如今你父母已然不在,不若以後你便叫平安吧,也是借個吉利,張老伯覺得如何?”
古秀雲自己本就是個起名廢,沉吟了一下,便直接取了這麼一個名字。
“平安好,平安好啊,以後你就叫張平安了,可記住了?”
張老伯將平安兩個字在嘴裡唸了又念,喜歡的不行,當下便又要孫子跪下道謝,古秀雲扶額,卻也沒有再阻止,隨他去了。
“張平安,謝二小姐賜名。”
張平安重重的磕了三個頭之後,才站起身來,一臉的興奮,張老伯也是一臉的喜意。
古秀雲又叮囑了爺孫倆幾句,便讓他們下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古秀雲除了每天都會去鎮上一趟之外,剩下的時候,便一頭紮進了書堆裡,至於找果苗的事情,則是交給了張老伯。
自家四十三畝的荒地,除了蓋院子圍起來的近二十畝,和兩畝地的池塘之外,剩下的十幾畝地,她都打算種上果樹,所以,便讓張老伯散出訊息,要收果樹苗。
如今正是初夏,地裡的活計基本上都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是除草,施肥,這些家裡的女人和孩子們也都沒有問題,所以,古秀雲家裡要收果苗的訊息一出,第二日便有不少的人弄來了自家山裡的果樹。
古秀雲讓張老伯按照果樹的好壞,與大小,定下,十文到五十文不等,張老伯是老莊稼把式,對於果樹認識的比古秀雲自然是要多些,有他把關,倒是不用怕有心人魚目混珠。
一日下來,竟是收了三百棵的果樹。
因為天氣的關系,古秀雲也不敢將果樹在家放太久,於是,又跑去村裡,找了馬家兄弟和梁守信來幫忙,將這些果樹分門別類的給種下去,當然了,這些果樹,大多都是種在了院子外頭。
至於院子裡面,古秀雲卻是準備慢慢的種一些,從淘寶上買來的果樹。
這邊緊鑼密鼓的種果樹,另一邊,古秀雲終於在貴人坊的幫助下,找到了合適的鋪面。
新鋪子處在清揚鎮比較繁華的地段,鋪面挺大的,雖不像貴人坊有二樓,卻是獨門獨院,後面有足夠住人的房間和庫房,這也是為何古秀雲遲遲沒有找到鋪子的原因。
在清揚鎮,這樣的鋪面並不多,這鋪子之前是賣皮貨的,掌櫃的是個北方漢子,後來聽說是家中出了事情,急需一筆大錢,不得已之下,才將鋪子以兩千六百兩的價格,賣給了貴人坊。
當古秀雲得知這一價格的時候,也是被嚇了一跳,自己家裡買地加蓋房,一共才花了不到三百兩銀子,這麼一個鋪面,就是兩千六百兩,若不是有淘寶在手,古秀雲還真下不去這個手。
其實古秀雲心裡也清楚,自家村裡的宅子跟這正街上的鋪面,是沒有可比性的,更何況,自己院子還是外佬和舅舅們幫忙弄的,各方面材料自然又要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