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田間地頭,沐浴著陽光,踩著露珠,這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鳥兒在林間嘰嘰喳喳叫喚。
陸湛朝它們看去,鳥兒是種有時很可愛,有時很討嫌的物種。
平常日子裡,如果是在城市,在公園,看到這些鳥兒,會覺著很高興。
會想到這裡的環境真好啊,才會有這麼多的鳥兒聚集在此地。
環境好,就等於空氣好,真是美滋滋。
可是,對於農民,對於種植大戶來說,這些鳥兒簡直太討厭了。
從春天開始,它們就開始禍害。等到夏天,秋天,鳥兒們禍害得越來越厲害。
種植果子的大戶,每年因為鳥兒啄爛的果子,都要損失上千斤,規模大一點,甚至要損失幾千斤。
幾千斤的水果,即便按照批發價,也是上萬塊錢。
按照零售價,那損失得就更多了。
種植農作物,照樣逃不開鳥兒們的禍害。
每年的水稻,小麥,一畝田少說要被禍害十幾斤,甚至幾十斤。
十畝,一百畝,一千畝自下來,那數量就很可觀了。
也因此,在廣大鄉村地區,尤其是糧食産區,鳥兒始終都不受歡迎。
很多人為了防止鳥兒禍害莊稼,什麼稻草人,什麼噪音,各種方法都用上了。
心狠一點,直接在田間地頭拉網。
鳥兒撲撲撲飛過來,最終下場就是落在網子上,被纏著翅膀,掙脫不得,活生生餓死。
這樣的事情,在鄉間不少見,電視臺也做過類似的專題報道,立場基本上都是指責。
說是破壞生態平衡。
很多網友也是指責,說殘忍,說謀殺生命,說小鳥那麼可愛,只是吃一點莊稼,又吃不了多少,為什麼不能寬容一點。
諸如此類的論點,一直都不少。
但是對於農人,種植大戶來說,他們辛苦一年,就指望著莊稼賣錢。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對不起,這些鳥就是該死。誰讓它們偏要來吃莊稼果子。
說到底,還是因為各自立場不同,從而有著不同的觀點。
上次同孫之詳談判,特調局將玉泉山山腳下的近千畝農田都劃到了陸湛名下。
這些農田,都種滿了莊稼。
山坡上,上百畝的水田,上百畝的旱地,同樣種滿了莊稼。
說起來,陸湛也算是名副其實的種植大戶,同樣深受鳥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