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四位釀酒師傅來到玉泉山莊。
他們都是唐城郊縣的小鎮居民,年輕的時候就在鎮子上的私人酒廠裡面做活。
釀酒全套手藝,熟得不能再熟。
後來因為酒廠競爭加劇,大廠投入巨額廣告費,逐漸蠶食鄉村白酒市場。
鄉村居民漸漸的不再喜歡喝本地酒廠産的散裝白酒,認為沒檔次,拿出去沒面子。
小鎮酒廠生産的酒賣不出去,最後只能關門歇業。
酒廠工人,年輕的,另謀出路。
幾位老師傅年齡大了,雖說經驗豐富,但是體力比不上年輕人。
那個年代的勞動力市場,對於老師傅們並不尊重,甚至可以說是充滿了歧視。
因此,老師傅們這些年一直賦閑在家。
即便後來,企業家們逐漸意識到老師傅們的價值,幾位老師傅也沒有重新出山的意思。
沒意思!
早些年,他們在勞動力市場備受歧視。雖說釀酒經驗豐富,在資方看來就是雞肋。認為一切都可以被機器代替。
這幾年,市場變化大,酒廠要走高階路線,又開始重視起老師傅的手藝。
廣告上面都說,傳統手工藝釀造。
似乎只要有傳統手工藝,高階酒就能價格翻番。
可是被傷了的心,不是那麼容易就被修補的。
這一回,四位老師傅肯重新出山,還是看在喬大雨的面子上,以及陸湛給足了誠意。
陸湛給四位老師傅開出的待遇,是酒廠的兩倍。而且還有各種福利。
加上喬大雨的面子,四位老師傅終於答應幫陸湛釀酒。
不做那些花哨的酒。
就做傳統的發酵釀酒。
酒坊已經建好了。
就在上山的山坡上,離山莊也就兩三裡的距離,修整了一塊上萬平米的大平地。
建了酒坊,曬場,還有員工宿舍,娛樂中心。
這一切都多虧了周晨。
周晨一聽說陸湛打算釀酒,就開始張羅著建酒坊。
如今酒坊建好,師傅到位,只等釀酒。
陸湛在山莊裡招待四位老師傅。
四位師傅都是一個地的,以李師傅為首。
陸湛泡了一壺枸杞,給四位師傅倒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