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後山的小河溝村村民,一大早出門,就發現村外公路邊上的山坡地,成了一塊大工地。
村民站在公路邊問道:“這修什麼啊?”
“修路!”
“修路做啥子?沒聽說後山這邊要搞景點啊。”
“不知道。我們都是按照要求做事。”
村民們琢磨這事,是不是後山要搞開發。
如果搞旅遊開發,那他們村子可就發了。就跟玉泉山前山的幾個村子一樣,靠山吃山,家家都富得流油。
村民們去找村長,村長一臉懵。
搞開發,他怎麼沒聽到訊息。
村長給鎮上打電話,得到回複旅遊開發一事,子虛烏有。
“都散了,散了。不搞旅遊開發。”
“那外面修路做什麼?還是往山上修。”
“市裡面做的規劃,我哪知道。都散了!”
小河溝村民失望而歸。
不搞旅遊開發,大家對工地也就失去了興趣。
不過經過工地的時候,大家還是會好奇的看一眼。
工程進展極快,沒幾天時間,路就被挖了出來,開始打路基。
村民們站在公路邊比劃了一下,這麼點寬度,最多允許兩輛車並排而行。
村民們搖搖頭,可惜不是搞開發。不搞開發,修這路搞啥子?
搞不懂!實在是搞不懂!
陸湛選了個時間,抽空去了一趟鄉下。
周昆給他的地址,在一個比較偏僻的鄉村。
當地以種植柑橘為主。
其中一戶人家地裡的柑橘,本來差不多已經到了壽命終點,今年卻突然枯木逢春,開花結果,柑橘個頭大,而且甜。
這事不知怎麼回事傳到了周家兄弟的耳朵裡。
兩兄弟親自去看了眼,枯木逢春的柑橘樹明顯要比其他柑橘樹長得好。
那還等什麼,買下!
反正不差錢。
擔心買錯了?
那點錢算什麼。就當扔進水裡聽個響。
要是買對了,妥妥的賺!
陸湛將車停在路邊。
很容易就找到了周家買下的地,外圍打了幾根木樁子,算是一個標記。
陸湛走進地裡,細細感受。
有村民見到陸湛,都好奇地停下腳步,盯著他看。
陸湛蹲下來,捏了一塊土,細細碾磨,土塊變成了粉塵,紛紛揚揚飄落在地上。
這裡有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