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何振喜對此,卻是一點也不在意。
他確實為官清廉,但也並非是個不知變通的人。
何振喜根據本土的特點,特地引進了一批製造鞋履的工坊。
又在官府中借出了一些銀錢,給到那些個有手藝的匠人,讓他們自己開工坊。
現如今,何振喜所治理的縣郡,那也是百城之中最為富庶的縣。
不少去了南邊務工的百姓,紛紛回到家鄉來工作。
這不就應了那句話嘛!
能在家門口守著老婆孩生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的討生活呢?
可是,何振喜剛剛讓當地的百姓過上點好日子,朝廷這不就要興建小浪底水壩了嘛!
為了當地百姓能夠繼續有好的生活,何振喜便上書表示了抗議。
三個人之中,何振喜是最為百姓著想的,也是真正的一個站在了百姓的立場上為官的人。
他根本就從沒在乎過自己的官位,也從來都沒想過自己的命運與前途,他一心只想著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
所以,他的反對也是最為激烈的。
他們三個縣令老爺坐在一起,本來是想著能商議一下接下來的對策,看看該如何回答皇上的問話。
但沒想到,只是說了兩三句三人就發現,自己與對方的想法根本就是不同的。
何振喜的想法最接地氣,就是想讓朝廷坐下來和當地的百姓們談談搬遷的條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蠻橫的下命令。
百姓們該搬去哪裡,又要如何的安置?
朝廷這方面是一點也沒說,就是讓百姓趕緊搬離故土。
本地人是絕對接受不了這種事情的。
所以何振喜的態度才是如此的堅決,他想要為百姓們一爭到底。
而和伸的想法就要較何振喜簡單一點了。
他只是希望朝廷能提高一些補償,讓百姓們得到多一點的實惠。
而他們這些個當官的,朝廷也應該給出一個明確的去向,而不是隨便硬塞進哪個地方做閒職。
和伸嘴上說著想要辭官,但其實功名心還是比較重的。
他雖然也是鬧,但多少也是為了自己鬧。
要說他這個縣令屬實是來之不易,若是朝廷就這樣說撤便撤了,和伸心裡也是不舒服的。
去吏部等缺兒的話,那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呢!
現如今吏部候補的官,可都是能排出去半條街的。
而且吏部現在補官都是要抽籤抓鬮的,這命運的事情誰說得準?
和伸可不想再回去繼續抓鬮了。
而這個雷敬,則是最後悔的那個。
明明自己有著遠大的前途,為啥就要腦子一熱,跟著蹚渾水呢?
明明自己只要好好的熬資歷,等著同年們拉扯一把就行了,怎麼就非要去得罪皇帝老兒和政事堂的那群大佬呢?
何振喜也算是個聰明人,簡單的交談了幾句,便知道面前的這二人並非是自己的同道。
他乾脆就直接閉起了嘴,不再繼續說話。
三人說了半天,也是一點定論都沒有。
最後無奈,只能各自回了房間,準備明天進京面聖了。?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