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事情看起來很聰明,但實則愚蠢至極!”
這下子,國子監的學子們,全都高呼起了萬歲。
土銘指著眾人說道:“這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就如同鄰里之間的爭鬥。”
“身強體壯的人總是會忍不住想著欺負弱小的。”
“這自然是人之常情。”
“但若是用力壓迫的狠了,那就算是弱者也會有反抗的一日。”
“你今天身強體壯,難道還能保證日後天天都能?”
“就不會有虛弱下來的那一天?”
“持強凌弱,這總歸不是辦法。”
“強行吞併,這也絕非是讓人真心歸附的好辦法。”
聽完這一席話,鄭景和熊泰總算是真的明白了,為什麼朝廷要急於將周勝國治罪了。
本來按照禺知國內的情形,就算是沒有周勝國這一下子,他們禺知人也會有人對王室不滿,從而發動叛反。
那個時候大契只需要順應民意,把禺知給吞併了就行。
真是這樣發展的話,西域諸國也不會有現在這樣警惕的反應了。
周勝國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得到什麼意外的成功,反而還讓禺知國內很多人對大契產生了不滿。
更重要的是,周勝國打草驚蛇了,讓其他的西域諸國提高了警惕。
總而言之,就是操之過急,適得其反了。
而且,土銘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沒有和眾人明說。
這些大契的公使,之所以能夠在他國之內作威作福,還不是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大契朝廷!
他們的舉止不當,那是在敗壞大契的威望。
更重要的是,若大契公使們都要為了自己的政績,去挑撥他國的內鬥。
出了任何的事情,那都是需要大契朝廷來背鍋的。
若是朝廷真的獎勵了周勝國,那這種風氣一旦蔓延,朝廷的威信將會一點點的不復存在了。
那是不是,日後軍方也可以為了自己的功績,隨便開啟邊關戰事啊?
那大契將會徹底輪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當然,這一切都是下面人的臆想罷了,方景可從來都沒想過這麼深遠。
他下旨讓人把周勝國給綁了,完全是因為氣不過他把禺知給歸附了。
【叮!】
【禺知國內附,國運:+1,0000點】
完犢子了!
被周勝國這麼一鬧,方景這一個月的辛苦努力,全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