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照倪愛卿的這個下次去做了。!”
“倪凡。”
“臣在。”
“朕命你帶領皇家杏林堂與皇家杏林院,配合保障部一同培養一批應急醫者。”
“朕就一個要求,這些醫者不管花費多少銀兩,都必須要儘快上崗。”
【叮!】
【欲速則不達,國運:1,0000點】
方景聽到腦海中傳來了系統的聲音,臉上瞬間就揚起了笑意。
從垂拱殿中走出來,康山拉著倪凡說道:“倪局座啊,你這個法子能有用嗎?”
“本官總是覺得,這培養臨時的醫者,有點拔苗助長的意思呢!”
倪凡繞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卻說道:“其實這大部分的地方,只是需要這些臨時替補的醫者就夠了。”
“你想想看,若是誰家有人得了重症,有錢的自然去城中尋訪名醫了。”
“那些個沒錢的,也就只能在家等死了,你就是把名醫配到鄉間地頭了,那些沒錢的人家也是看不起的。”
這麼一說,康山還真就覺得有些道理。
倪凡又說道:“再者說了,朝廷就算是肯花銀子聘請名醫,那又如何?”
“若是讓他們去些繁華的大城還好,可若是讓他們去那偏遠的山地,又有幾人願往呢?”
倪凡嘆息了一聲,無奈的說道:“尚書大人恐有所不知,其實這大城之中的廣惠坊也並不缺人手,真正缺人的還就是那些偏遠的山地。”
對倪凡說的這些,康山哪裡能不知道呢。
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
有句古話說得好,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就算是醫者仁心懸壺濟世,那也是需要一定條件之下才能的啊。
更何況絕大多數的醫者,他們也不過是為了能夠混口飯吃,養家餬口罷了。
這些個醫者十年如一日的苦練醫術,到頭來讓他們去窮鄉僻壤義診,他們真的會願意嗎?
當然。
去個一次兩次,十天半個月的還是可以的。
可是,這些偏遠山地的廣惠坊,缺的不是義診的醫者,而是能夠一直留在這裡給百姓謀福的人啊。
康山也是明白這其中道理的,所以也沒和倪凡有什麼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