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都是抱怨,甚至三人都把請辭的摺子寫好了。
等到第二天,這三州府的安撫使都接到了皇帝的傳召。
方景在垂拱殿中,親自接見了他們三個。
當朝兩位丞相、七部的尚書大人、烏臺御史大夫以及翰林院院尊,可以說各方的重臣全都來到了這裡。
這下子,三人走進垂拱殿看見這陣仗,全都捏了捏袖子裡的辭呈。
不行的話,就告老還鄉算了!
想了想那個陪自己奔波了一輩子的老妻,這輩子都沒有好好享福,辭了官回家種田也真就不錯。
算得上是頤養天年了。
王魃第一次挺起了腰桿子。
他一輩子都是在唯唯諾諾的當著官,可就是這麼老實的一個人,卻被上官們當成皮球踢來踢去。
雖然已經熬到了安撫使的位置,可這安撫使當得實在是憋屈的很!
還不如辭官回鄉的好。
他們三人都是面色黯淡。
而反看那青州、閔州、江南和淮南等安撫使,他們則是滿面的春風。
在他們的治下,當地的經濟都是飛速發展中,可以說他們是一眾安撫使中的佼楚了。
這次陛下召集了安撫使們,應該就是為了當著群臣的面,好好的嘉獎他們了。
然後再好好的打壓一下自己了!
王魃是這樣想的。
要說這政績最突出的,那就當屬是江南安撫使了。
江南安撫使俞有廉,他是前任首輔羋天正的弟子。
在俞有廉的管理下,江南的賦稅在去年同比增長了將近三倍。
在整個大契州府當中,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
要知道,本來江南的賦稅就已經佔據的大契財政的四成了。
現如今國庫之所以如此的充盈,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於江南安撫使的功勞。
今天被皇帝召見,俞有廉的心中,那可是志得意滿的。
可當他走進垂拱殿的時候,整個人直接就沒了傲氣。
他只感覺,殿中的氣氛怎麼有些怪怪的?
再抬頭看上龍臺,對上皇帝的眼神。
怎麼好像陛下有點不滿的意思呢?
俞有廉瞬間就惶恐了!
難不成是陛下對自己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