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朝廷並沒有任何的律法說,商人不可以聯合在一起操作物價起伏。
雖然朝廷上下都知道這種事情是不對的,但法無禁止即可為!
在朝廷沒有修訂出新的律法之前,人家這樣做的確是不犯法的。
既然不犯法,那朝廷就沒有強制的權力來懲戒這些商人!
這也是刑部上下都反對的原因。
如果事實真的是如此的話,朝廷也那他們這些商人沒什麼辦法。
而茅江提出的這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法子,還真就繞過了朝廷的律法障礙。
朝廷不是不准許你操縱價格,只不過是朝廷來打壓了你的價格,逼迫你解散。
這個法子好啊。
毋碧認為這是個挺不錯的想法。
一沒有違背大契的律法,二也能讓這些個商人得到該有的教訓。
而毋碧也請求了朝廷,要求儘快修繕律法,增強對商律的管控。
其實,大契的刑律還是很複雜的。
因為東土上的皇朝起起落落,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下來,對刑律已經有了非常充分的理解。
但商人自古以來都是被打壓的,所以對商律這一塊一直都是簡單的幾條死規定而已。
現如今看來,根本沒法應對大契現如今的複雜局面了。
所以,重新修訂商律,這是毋碧入了政事堂之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但在修訂商律之前,桐子油聯合會的問題,也只能用商人的手段來應對了。
兩位丞相很難得的達成了一致。
他們大筆一揮,直接要求戶部將庫存中的桐子油全都調撥給了茅江。
茅江自己也是沒有想到,自己打上去的申請,居然這麼快就有了回覆。
政事堂很爽快的,把戶部所有的桐子油庫存,全都給了他。
只要是不低於收購來的價格,他想要全部拋售都沒問題。
有了政事堂在背後撐腰,茅江這會可是意氣風發了。
他立刻拿著政事堂的命令去找了戶部,將庫存中所有的桐子油都裝上了軌道車。
他和一大批桐子油,坐著京花軌道車就去了岷嶺。
軌道車一路絕塵,帶著茅江來到了岷嶺地區的嶺表花城。
花城。
這是嶺表最大的城池了。
花城緊靠海岸,這裡的花港也是一座特別優良的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