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當世,乃吾之大幸!”
“然,生於當世,也乃吾之大不幸!”
“儒之道德不存,鄉宗社親亦在瓦解。”
“朝廷需要新的秩序。”
毋碧所上書的,也都是各地州府縣令們所想的。
現如今的大契正在以一種迅猛的事態發展中,而那些原本的東西也在迅速的消失。
就比如,原來在郡縣之中的農耕社會,現如今正在快速瓦解。
大契進入到了工業時代之後,更多的壯丁選擇走進了州府大城。
因為只有在大城之中,才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會有更賺錢的工作可做。
在一些工業特別發達的州府,縣郡之中的農田有很多都出現了荒廢的情況。
南洋的稻米價格很低,現如今整個江南基本上都改成了植桑。
這也是一個很不穩定的因素。
而更讓人頭痛不已的是,在這些個大城之中問題也是頻頻出現的。
就好比最近剛剛凸顯出來的一項,城池之中的治安問題,就很是嚴峻了。
有的州府縣衙在給朝廷上書的時候,已經用上了禮崩樂壞這個惡詞。
而經貿的繁榮,更是讓那些崇拜物質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有些經濟特別發達的州府,那裡的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看的就是他有多少的家當,手中有多少的銀子。
這種風氣是不對的,更是會讓整個社會迅速腐化的。
現如今大契所面臨的危機,更是對儒家一脈體系的衝擊。
毋碧也是看到了這場危機的存在。
他並不認為儒家的學說能夠改變這一切。
所以,毋碧在入堂的第一奏摺中,就寫明瞭請朝廷重樹法紀,用刑名家之術來治理州府。
毋碧他是個刑名家的信徒。
他想要做的重樹法紀,自然就是要用刑名學來治理天下。
當然,這並不是毋碧一個人的想法。
而是在朝廷之中已經有很多的臣公,他們都打成了共識。
毋碧也不過是在其中的一個人罷了,只不過他的官位最高而已。?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