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袋一熱就接下了方景給的任務,待他回到太醫局之後,倪凡才想到這是一件多麼難辦的事情。
他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家名叫安濟坊的醫院,然後還要每年培養出來一千名醫者。
要知道,他們這些個給皇家瞧病的御醫,那可都是打小就跟著祖輩身邊學習的,一直積累到三四十歲,才能算得上是出師。
當下在大契,醫術這種技術還是要靠著家傳的。
像是國子監那種,講大課來大規模培養醫者的事情,對於倪凡來說是個嘗試,同樣也是莫大的挑戰。
“倪公,陛下真打算要開杏林學院啊?”
聽到訊息的太醫們,一個個都難以置信的圍在倪凡的身邊。
倪凡有些驕傲的點點頭道:“陛下已經封我為院首,命我即刻籌辦學院之事。”
倪凡藉著說道:“陛下說了,這杏林學院的規模要比照著軍校來辦,一年至少要收一千名學徒。”
“這麼多學徒,要如何來培養,諸位心中可是有什麼想法?”
一千名?
一聽這個數字,所有的太醫全都傻了眼。
要說這整個太醫局也不過幾十個人而已,就算是加上燕京城內有點名氣的醫者,也絕對不會超過百人!
這一下子就要給一千人授課教學?
太醫們全都茫然了。
他們自己心裡都很清楚,醫者是多麼的難當。
他們也都是一個師父帶著一個徒弟,這麼慢慢熬出來的。
現如今要他們一個人帶如此多的學徒,在他們看來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在這時,其中的一位太醫說道:“倪公,咱們也可以效法國子監的授課方式啊。”
“講大課?”
“周光,講大課是何意,仔細說來聽聽。”
這名叫周光的太醫說道:“下官聽聞這國子監中,有一處很大的教室,是那種階梯升高的。”
“那裡可以同時容納所有的學生來聽課。”
“既然咱們也要大規模的培養醫者,那就絕對不能和之前一樣,一對一的教。”
“用國子監那種上大課的方式,應該是最好的了。”
倪凡想了想:“這個法子倒是可以試試。”
“這樣吧,大家先商議出來個章程,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就這樣,一群杏林們圍坐在了一起,討論著如何講大課。
倪凡這邊也開始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