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溫陵地貌會的想法,這艘風帆船是要從閔州港出發的,然後沿著南洋海域一路向東。
在經過岷里拉和剎帝利州的時候,稍微進行一下補給,這樣就能順利的抵達利亞大陸的德比州港口了。
在然後這艘船會在德比州港中進行修整,之後繼續向東航行。
這艘三月號航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前往到東方的未知海域,去尋找新大陸。
大契的探險家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他們期待著能用這樣的方式來給大契開拓新的疆土。
當然,除了閔州溫陵之外,其他很多的沿海地區,都成立了類似的行會。
新諸子百家之中,風水一脈也是成立了學派,他們正在緊羅密佈的在各地組織起地貌會。
風水學派。
這其實曾經也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個支脈。
本來這風水一派,只是負責尋龍點穴,勘探陵墓之事。
而且這支學派也向來都是用著很隱蔽的方式在傳承著。
要說這個學派與地理學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
各個地區的地貌會,就是風水學派運作出來的結果。
不少學派中的傳人,他們也走到了陽光之下,成為了正兒八經的地貌學家。
要問,這地貌勘探,有什麼作用呢?
自然是作用很大的!
勘探礦產資源,繪製版圖等等,可都是需要這一學派的知識的。
所以,每一個合格的船老大,不僅僅是要有硬實力,風水一脈的知識也是需要掌握的,最起碼也得懂得測繪海圖。
在以前每個船老大都是需要會測繪的,而且都是自己親手畫制的。
這些海圖被測繪出來之後,一直都是用於家族之中的傳承,根本就不會給外人。
基本上也都是傳男不傳女,父子相傳的那種。
甚至還有些大族都會有自己的暗號,生怕一個不留神被別人給挖去。
風水學派的學者們介入之後,為了能夠更好的交流和認知,他們敲定了統一的海圖格式。
他們拿出自己搜尋來的海圖,用來與其他的船老大共同交流。
如此一來,各地的地貌會,立刻成為了這些船老大最喜愛去的地方。
這些船老大完全可以在這裡交流經驗,交換在海上的所見所聞。
此時各地的地貌會,還在精心交流著勘探採礦的心得。
而朝廷中,工部其實早已經把風水一脈的高人請來做了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