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景雖然只是個舉人,按照朝廷給他的補貼來說,他也絕對是租不起馬車的。
但他的家境在那擺著的,殷實的很!
在來燕京城趕考之前,他的父親鄭克貴就塞給了他很多的銀票作為盤纏。
因為是家裡找的船送來的,所以路費上也沒有花費什麼。
再加上他來到燕京城之後就一直住在國子監免費的宿舍中,也就更花不到什麼銀子了。
所以,偶爾租個馬車的錢,他還是負擔得起。
一想到宿舍,他第一時間就能想到自己有個舍友。
要說這個熊泰還真是個人才。
鄭景的重商方針揚名之後,熊泰就經常會拿著書本來跟他認真的討教。
除此之外,熊泰就是每天泡在昭文館和宿舍中,鑽研自己的文章。
鄭景雖然也很喜歡讀書,但絕對沒達到熊泰這樣痴迷的程度。
這熊泰每天除了看書,就是寫文章,就連吃飯都是很次要的事情。
就連鄭景和他同住在一間屋,都不知道他寫廢了多少紙張。
但有一點鄭景是知道的,那就是熊泰所寫的文章,必然都是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存在。
所以,鄭景雖然在燕京城揚名了,可還是對熊泰非常的敬重。
他坐在馬車之中,手邊放著一個食盒。
這食盒中裝著的吃食,是鄭景送宴席上打包回來給熊泰吃的。
鄭景和熊泰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但鄭景卻能感受得到,熊泰這個人是非常不願意社交的那種,而且還能看書看到忘記飢餓的那種人。
兩人都在宿舍中的時候,每次都是鄭景主動提出來要吃飯了,還得三番五次的督促熊泰吃飯,他才肯吃一些。
吃完飯熊泰一刻都不願意耽誤,便又繼續讀起來書。
所以,只要鄭景出門,每次都會打包回來一些吃喝給熊泰。
鄭景的馬車在燕京城中穿行,突然間被人攔了下來。
這攔車的是賣報紙的小童。
這些賣報紙的小童,基本上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
因為就算是大契的經濟發展的很好,也不可能人人都富裕起來,就算是在燕京城這樣的天子腳下,還是有一部份人沒有富裕起來。
這些人家的孩子,很多都會選擇一邊讀書識字,一邊做個報童的營生。
因為這樣不僅可以賺些銀子來補貼家用,還能不花一分錢看新朝報。
這不就能識字了嘛!
“官老爺,來一份新朝報吧,今天又增刊啊。”
增刊?
鄭景點撥著手指,像是在算著什麼。
新朝報增刊的事情時有發生,但也基本上是七日才會增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