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的條件好了,很多人也都能吃得上肉了,所以肉類的需求也變得大了很多。
這些都是海洋貿易帶來的益處。
羋強雖然不知道海洋還有什麼作用,但他知道,海洋真的很重要,海上貿易更是重要!
不僅僅是這樣,羋強還知道,港口的歸屬權,一樣很重要。
當大契邁向海洋的那一刻,羋強就知道了,一個能夠停靠下大船的港口,是有多麼的重要。
一處好的港口是特別難尋的,能夠停靠下大型船隻的港口,更是稀缺的很。
大部分的海線都是平緩的結構,這種地形就沒辦法停靠下大船。
只能讓一些出海捕魚的小船停靠在岸。
那種天然的優良港口,可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根本就不是人力能夠解決的。
最起碼在大契這個時代,人力是沒辦法自己搭建港口的。
一個天然的大港口,能給大船進行停靠,還能給大船進行修整和補給,完全可以說這裡就是海上的生命港。
羋強當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這一路下來,透過各種手段,不是租借就是買,亦或是佔領。
他把南洋和南亞很多的大型港口,全都收入到了大契朝廷的囊中。
羋強當然知道,一處好的港口有多麼的重要,他更意識到了,海上軍力的重要性。
護衛艦,佔領港口,維持貿易的主動性,這些都是需要水師的庇護。
在於英吉人的那一戰之後,羋強就明白了,水師完全有能力左右一個沿海地區的發展興衰。
這種影響力,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國度。
現如今,大契的商人徹底擠走了英吉商人,他們開始在身篤傾銷起了茶葉和棉布。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要感謝大契水師的強大。
如果當時一戰羋強打輸了,那麼英吉人就會繼續攻佔安南和南洋一帶。
如此一來的話,危及到大契本土的那一天就不遠了。
羋強每次想起來這件事的時候,都會覺得後怕,渾身直冒冷汗。
他提筆寫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海論》。
最開始的時候,羋強寫的確實是一篇文章,但隨著他越走越遠,也就越寫越多了起來。
到現在已經不能稱為是文章了,而是一本書。
羋強寫的就是他自己在航海中的一些經驗之談,更是想要透過這種方式來警醒大契朝廷,海洋真的對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
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遠在燕京城的熊泰,他也寫下了《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