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燕京城南下運送貨物,完全可以在地廣人稀的江陵,作為集散地。
然後從這裡送上船,順著揚子江而下,運送到各個沿江的城中。
這可是要比走陸運強上太多了,而且運輸成本這一塊也是減少了很多的。
軌道車也連結上了鄂邑平原。
以後鄂邑的糧食也完全可以透過軌道車,運輸到附近的州府。
看見百姓們如此的熱忱,高永鑫的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動。
要不有句話說的很明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最樸實的老百姓從來都不玩那些虛假的東西,誰對他們好,誰給他們做了貢獻,他們一清二楚。
自從高永鑫來到鄂邑,從來都沒有因為是京官就騷擾地方的官員或是百姓。
就連吃住都是在工地上解決的,若不是要買米買面他都不會進城。
非但是不打擾百姓,他甚至還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了福廕。
他在這裡建橋,招募了大量的徭役,這也變相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如今軌道車通了,江陵城乃至整個鄂邑之地,在未來必然會蓬勃發展。
百姓們自然是對高永鑫感激不盡的。
高永鑫拗不過百姓,最後還是手下了萬民傘。
之後又有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走上了前來,他們推搡著將高永鑫的衣服給拔了下來。
“高大人啊,請您留下這身官服,當做給我們鄂邑百姓留個念想。”
留下官服,這也是百姓們愛戴官員的一種傳統。
無奈,高永鑫也只好將自己身上的官服給褪了下來。
百姓們看到高永鑫留下的襤褸衣衫,紛紛流下熱淚。
高永鑫自從到了鄂邑之後就沒睡過一個好覺,甚至偶爾抽空小眯一會的時候都不願把衣服脫下來,生怕有什麼急事來不及。
他因為每天都在工地上摸爬滾打,再加上他為人本就勤儉,所以衣衫上全都是破洞。
這下子,百姓們又控制不住了,紛紛跪倒在地高呼大老爺。
“願高大人青雲直上,大老爺萬福!”
隨著高永鑫的離開,施工隊也趕往到了下一個施工地。
要說這修建軌道絕對是個技術活,高永鑫的麾下現如今有好幾個專業的施工隊,他們負責的就是各種複雜地形的修建工作。
“錢爺,來幫我給我媳婦寫封書信。”
說話的這個漢子名叫錢二,他也是追隨高永鑫的一名工匠,他一路從青州跟著高永鑫幹到了鄂邑,絕對算得上是老部將了。
錢爺和錢二都是錢家村出來的,這錢爺年過半百,但曾經也是讀過幾年私塾的,多少會點讀寫。
也正是因為錢爺有點文化,所以他也成為了這個施工隊當中最受歡迎的人。
錢老在當下這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古稀老人了,所以他在工地上的活也是那種比較輕鬆的。
主要就是幫著做做財務,然後打打雜。
如今這朝廷取消了徭役制度,做工程可都是要花錢僱傭民夫的。
這青州多是山川而少田地,給朝廷做徭役,可是要比在家種田賺的多很多。
那些腦子靈光一些的年輕人,他們早就出去了,不是給朝廷做工就是自己做點小買賣,總之日子過的都很不錯。
要說這青州人的腦子都很厲害,而且本來他們就有做生意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