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倭國的八百名主,其中絕大部分的實力還真就是村長級別的。
甚至有很多的名主,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
吳迪的親信,同樣也是他的門客,馮英說道:“大人,這薩州和長門兩藩,向來也對大契最不友好。”
一聽這話,吳迪收起了笑容,很是疑惑的問道:“這是為何?”
馮英是個細心的人,他作為吳迪的親信,在來之前就做了很多的調查。
他說道:“這倭尉府搞棉絲工坊之時,薩州長門兩藩也跟著一起搞了。”
“但後來被咱們朝廷給收拾了之後,這兩藩的不少名主全都破產了。”
“原本倭國的西北兩方也是很發達的地區,但因為薩州和長門之亂,不少的商賈也都撤離了。”
吳迪點了點頭。
這一點上倭國和大契是一樣的,也是採用了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
不過,之所以最後的結果大相徑庭,那是因為倭國沒有大契重視的那麼徹底。
在倭國的律法之中,商人的地位雖然也不是很高,但實際上很多的大商人都是倭尉府的座上賓。
倭國的名主很窮,所以基層的武士也是很窮的。
再加上常年征戰的原因,不少的名主都是要靠著向商賈借錢,才能勉強度日。
當然,倭國的名主可不像是大契的縣太爺。
他們雖然是一方的首領,但態度上卻是兩個極端!
大契的縣令對百姓幾乎都是愛戴有嘉的,而這些個名主很多都是宵小之輩。
有很多時候,名主借了錢還不起或是直接不想還的,就直接殺了債主全家。
他們有一個最根本的理念,那就是我還不起你錢,就殺了你。
這樣就不用還錢了!
簡單吧。
但這些個名主的做法,無異於自掘墳墓。
因為商人們本來借錢都是處於想賺點錢,另一方面也是想和名主們套套近乎,畢竟身後有靠山好辦事。
但名主們三番兩次的做法,讓這些個商人明白了,能不能賺到錢不知道,命肯定很難保住!
所以自然也不會有人繼續借給他們錢了。
而倭國本來就是地方割據的局勢,商人在這裡活不下去了,那就換一個地方好了。
所以,大多數的名主都會和商人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會殺他們的。
而這些個商人久而久之也摸索出來了,既然把錢借出去就沒打算名主能還,自然也不去催要,這樣就能保命了。
雖然賺不到錢,但起碼在生意上這些個名主還是能照顧的,所以也不算虧。
一個地方如果要是很富庶的話,這裡有錢的商人必然就會很多。
那麼如此一來的話,這裡的名主能夠籌集到的資金也就會更多。
倭國的名主和商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
那就是商人會給名主投資,如果名主攻下了土地,那麼就會給商人來經營。
這就是倭國商人的地位,說他們沒地位,他們還地位很高。
薩州和長門兩藩,大量的商人破產,這也就意味著這兩地的名主們失去了他們的金主爸爸。?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