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使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曲靖遠接著說道:“指揮使稍安,這所謂四大當家,他們也不是普通人。”
指揮使不屑的說道:“他們不普通,難不成還有我海州軍厲害?”
曲靖遠說道:“他們可能在背後有人!”
指揮使更不願意聽著話了:“他們背後有人,我們背後還有國家呢!”
“知州大人放心,他們不過是一群反賊而已!”
“且看本將如何將他們剿滅!”
出駐軍這邊出來之後,曲靖遠又拿著知州的大印來到了海州的票行。
海州的票行,是負責印發銀票的五大行之一。
這裡除了印發銀票之外,正常的存取業務也是有的。
本來這些個票行都是直屬於戶部旗下的,當地的府衙根本就管不到他們,但曲靖遠送上去的可是安國公的拜帖,票行總管還是要親自見上一面的。
這就是沒背景的官員,和有背景的官員不一樣的地方。
同樣都是個五品的小官,有安國公這個名號在,那就是比沒有強很多。
銀行的總管見到了曲靖遠拿出的證據,也立刻表示會查封所有涉事的賬目,待到他需要的時候一同送往燕京城。
一通操作下來,曲靖遠也算是萬事俱備了。
現在只差東風了!
要說這四大當家在海州還是很有勢力的,他們可以說在海州已經達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
海州港的所有民用碼頭,基本上都被他們四人給瓜分了。
他們手下的僱員,每家都是幾千人左右,真要是動起真格的,這些僱員就是兵。
但他們即使是這麼有錢了,貪慾還是沒有被填平。
常年對高立和倭國的三角貿易之中,他們看見了一些北遼那邊的商人。
之後在北遼商人的利誘之下,他們就看上了走私這條路。
只要將原本運送到高立的船,稍稍向另一個碼頭送出去一點,就能獲得幾倍的利潤!
商人本來就是逐利的,他們哪能經得住這樣的誘惑?
這四個商人自然是經受不住的。
他們便將朝廷明令禁止的物資,悄悄的運送到了北遼境內。
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是害怕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並沒有東窗事發,反而是越做越熟練,越做利潤就越大,他們的膽子也是越來越能包天了。
但隨著走私的規模逐漸大到了他們無法控制的時候,他們也開始有點害怕了。
銀子是很好賺,但是現在想要罷手不幹了也是不可能的了。
如今朝廷對商戶都要進行徵稅,這自然也就涉及到了查賬。
不明所以的多出了這麼多的銀子,在稅務司那邊也是沒法交代的。
於是這四個商人就聚到了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把走私賺來的錢放在知府衙門的帳下,這樣一來稅務司斷然是不能去查的。
很明顯啊,海州的稅務司都是歸知府衙門管的,誰沒事閒的去查自家老大的帳呢?
很明顯是不可能的。
這樣一來,他們的走私生意做的是越拉越大,就連知府也都拉下了水。
直到換了知州,他們知道了這位新任知州是從燕京城來的公子哥。
雖然也聽說了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但他們也不相信新知州能有什麼本身。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位新知州還真就有點本事,而且辦事也是如此麻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