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面容嬌好,一看就是個風度翩翩的公子哥。
此時的他也才過十八歲,看起來在臉上還有點稚嫩。
安國公本來就有國公的待遇在身,所以他做的這趟車也是專列。
海州那邊,在曲靖遠還沒上車的時候,衙門口裡就開起了小會。
作為燕京城附近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海州也是大契最老牌的州府了。
這裡的知州就在前幾天,因為統籌得力,高升了。
不過他並沒有帶著手下的官吏,而是讓他們都留在了這裡。
這些個官吏心中難免有些不服氣,都仗著自己也參加過海州港的建設,認為自己身上的功勞很大。
當然,除了這些個官吏之外,在海州本地還有好幾個大商人參加了這次的小會。
這些個商人都是從事航線商貿的,一個個都是富甲一方的存在。
若是按照大契的律法來講,這些個商人就是商人,他們是不可以進入到衙門的。
但當今的海州港,這幾個商人都是說一不二的大人物,多少也就會有點特權了。
他們都有自己的艦隊,還各自僱傭了好幾千的護衛。
這些商人在坊間被百姓們稱作,海州四當家。
很明顯,他們來衙門裡就是為了討論即將要來赴任的新知州的。
首先說話的就是府衙的馮師爺。
他說道:“諸位,我聽說這個新任知州老爺就是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是什麼安國公的世子,與我看就是個繡花枕頭。”
“咱們還是按照之前的規矩,給知州一份就好了吧?”
海州四當家之一的孟家家主,孟偉說道:“可若是知州大人問起,這些銀子是怎麼來的,我等要怎麼說?”
馮師爺說道:“自然是不能說了!”
“要是把銀子的來頭說明了,咱這新知州還能吃得下去飯?”
“咱們可都是朝廷的頂樑柱,自然是要為知州大人分憂的啊!”
孟偉說道:“但這生意就在他眼皮子地下,你想瞞他也得瞞得住啊,瞞不住了還能做下去嗎?”
馮師爺說道:“有什麼不能的?”
“這海州上上下下,哪個不是咱們的人?”
“這知州來咱們海州,就帶了十個丫鬟,他能知道個啥?”
孟偉嘆了口氣說道:“最好還是不要把他摻和進來,這樣生意才能好做。”
他們口中所談到的生意,就是向北遼走私的買賣。
按照大契的律法,凡犯走私之罪的輕則問斬,重則誅連九族!
如同之前登州向北遼走私一樣,只要有利潤在,自然就會有人情願去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
如今北遼也是想開了,他們也在不斷的向大契學習,他們甚至還透過各種渠道進口了很多大契的機械裝置。
甚至這些北遼人還想著要買槍呢。
只不過大契朝廷對槍械的管控是非常嚴苛的,每一把製造出來的自動槍或是多管銃,都要在工部和兵部進行雙備案的。
所以這些個海州的商人也就能給北遼人,走私一些機械過去。
但即便是這樣,他們在這條路中也賺的盆滿缽滿了。
這些個商人把大契的那些先進機械送去北遼,然後在從北遼人手中收購各種特產回到大契。
如此一來一往,就造就了海州四當家的龐大家業。
不過,在他們的家業之中,也有不少是幫著海州衙門上下來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