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商人站了出來。
“井邊閣下,我們就不能再等等嗎?”
“大契人這種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是絕對不可能長久的。”
“我們完全可以等他們支撐不下去了,再賣!”
“反正也就是一兩個月的事。”
聽到這樣的建議,其他的商人也都連連點頭。
商人是逐利的,他們自然要保全自己的財產了。
但倭國已經等不下去了。
倭國整體都進行了改糧為棉,這種孤注一擲的賭國運,也確實是倭國人的性格。
他們靠著在南洋販賣布料,在用賺到的錢來購買糧食,以此來滿足百姓們的糧食需求。
可以說,倭國現在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來買糧了。
如果這批棉布賣不出去的話,那倭國會發生什麼樣的危機?
井邊悠人已經不敢繼續往下想了。
在松下次郎的大力推進改田為棉的時候,就已經得罪了很多人。
現在這群人就在等著倭尉府徹底失敗呢!
只要倭尉府這次失敗了,那等待松下次郎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就不言而喻了。
井邊悠人根本就不敢想象。
既然無法讓所有人的意見都統一,那就只能犧牲倭尉府的利益了。
降價!
這次倭尉府拿出的價格,比大契的價格還要低,甚至低了整整一成多。
這麼低廉的價格,井邊悠人總算是把所有庫存積壓的棉布全都給賣掉了。
他隨著就馬上在南洋進購了糧食,僱傭好了商船運送回國。
可即便是如此,倭國的糧食缺口依舊不小。
松下次郎很快就得到了訊息,倭國各地的糧價飛漲,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
這可怎麼辦?
松下次郎試圖向高立王庭求助,可金三順自己還在為北方的叛亂髮愁,自顧不暇呢。
又怎麼有閒暇管他呢?
高立也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救助倭國。
松下次郎哀嘆著,難道只有去祈求大契開恩?
等到了月底的時候,倭國的糧價已經漲了六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