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只要能把倭國商人給擠兌破產了,就算是讓他們自掏腰包賠一點錢都不在乎!
大批大批的低價大契棉布料衝進市場,直接就擊垮了倭國的商人。
劣質的棉布在手上賣不出去,再加上南洋的天氣炙熱,蟲蟻很多,很快就被蟲子咬的全都是洞。
價格上又低不過大契商人。
如果現在虧本大甩賣,那以後怎麼辦?
不賺錢的買賣真的有人會做?
那自己的錢來給南洋人改善生活?
開玩笑!
松下次郎坐在閣中,聽著一名倭國商人代表在給自己彙報。
這是個個子矮小的商人,他留著一撮衛生胡,此刻正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
“倭尉大人啊!”
“我們在南洋的棉布全都滯銷了,有很多都生了蟲子!”
這個商人本來是沒有姓氏的,松下次郎收留了他之後,就賜給了他一個名字。
井邊悠人。
井邊悠人可是倭尉府上的紅人!
他替松下次郎經營著工坊,專門負責的就是把貨物從倭國送去南洋來銷售。
在倭國的商人之中,這個井邊悠人就是他們的南洋商會會長。
而且,南洋上會在目前來說,也是整個倭國最大的商會,更是倭國的經濟命脈。
不得不說的是,松下次郎有著倭國人獨有的狠辣勁。
他上臺之後第一個政策就是,把稻田改成棉花場。
松下次郎強制要求所有農戶,必須將種植的糧食全都毀掉,轉種棉花。
僅憑藉著這一個國策,倭國就有了足夠量的棉花儲備。
但倭國的棉花質量,遠遠不如日照充足的西域棉花,以及東寧棉花。
但倭國的棉花好歹能供給上本國棉花工坊的需求。
再加上倭國人那股子變態的學習熱情,他們在大契的工坊中學習到相應的技術,然後帶回倭國。
靠著走私,引進了紡織儀和蒸汽機。
這一頓騷操作下來,成果是有的,但也差不多把松下次郎的家底給掏空了。
倭國的棉布因為量大價格低,遠遠超過了大契的棉布,席捲著整個南洋市場。
南洋人雖然窮苦,消費能力並不是很強,但對於養活一個倭國還是足夠的。
而倭國人在南洋賺來了錢,又可以從南洋購買糧食,轉運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