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名字叫的朗朗上口,也很容易就能被人理解。
於是契貨這種交易的方式,很快的就在花河府治內流傳了開來。
沒多久後,在花河府最大的糧食市場上,契貨的交易方式就正式的被推出了。
這樣的交易方式一經推出,就立刻受到了買主和商人的大力支援和歡迎。
負責採購糧食的各個衙門口都高興壞了。
雖然這樣賺的銀子少了點,但好歹不會像之前那樣虧本了。
而那些商人們也是很高興的。
能夠先拿到銀子,這樣手中就有了很多的活錢,也不用囤積那麼多的糧食了,風險也就小了很多。
而契貨定價的時候,總會比當前市場上的價格高一些,所以只要他們在交付日的時候,能比現在的價格低一點點,他們都能賺到錢。
一些稍微保守點的商人,他們則是開始興建起了糧倉。
乾脆把糧食先一步買進來,然後存在糧倉中,等到交付日的時候,只賺那麼一點點差價就行了。
……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大契正是發行銀票的日子了。
按照孫文錢的要求,在燕京城建立了一個大契金儲票行,這裡是專門存放朝廷的信譽金的。
信譽金。
就是每發行一張銀票,朝廷就會在大契金儲票行中存進等額的金子。
當然,除了燕京城之外,朝廷在另外十多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也都建立了這樣的分行。
這些分行也是會跟著總行,一起承擔發行銀票的任務。
政事堂的官吏們手中拿著的,就是最新印發出來的銀票。
淡雅清香的油墨味,還依然在紙上留香。
所有人看到這印刷精美的票子,全都震驚了。
大契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也在迅猛發展中。
因為新朝報的用紙需求巨大,所以還是按照之前的造紙法肯定是不行的。
若是依舊沿用之前的造紙術,別說是新朝報,就是這次銀票恐怕都印刷不過來。
就在前一段時間,幾名造紙老工匠坐在一起研究了起來。
他們在戶部的指導下,聯合開辦了一間燕京城造紙工坊。
這家造紙工坊所使用的是完完全全的流水作業,從木材打成紙漿,再到出成紙張,全都是清一水的流水線。
這樣一來,大契的造紙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幾名老工匠的造紙工坊也發了一筆大財。
新朝報知道了這件事之後,立刻和造紙工坊簽訂了長久合作的契約,約定每個月都會固定日期來工坊中進購紙張。
不過,新朝報用的紙張並不是很精緻的那種,甚至摸起來還很粗糙。
倒不是因為新朝報摳門,也不是經費問題,完全是因為報紙這種東西看過一次之後很少會有人在看了,印刷的很精美成本自然也會漲上來,也就產生了不必要的浪費。
但銀票的印刷可不能這麼粗糙啊!?
<!17k>
喜歡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請大家收藏:()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