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這個原本的破相聲社裡,擠滿了買賣過股票的商人。
他們當中就有不少和李四一樣的人。
和李四有著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很多都是挪用了東家的銀子來倒賣股票的。
順天府的通告一發出去,他們這段時間賺來的差價全都摺進去了,不僅是差價的利潤,甚至有很多人連本金都沒保住。
他們賠的這些錢,是他們幾輩子都還不起的存在。
緊接著燕京城就出現了幾十個股票商人自盡。
如此一場轟轟烈烈的股票瘋狂,就在這樣的聲音中結束了演出。
不過,龔健這邊可並沒有結束。
他們順天府沒有權利管轄股票所,朝廷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便給順天府單獨成立了一個新的衙門口。
交引鋪。
這個交引鋪就很接近專業的股票交易所了。
朝廷也頒佈了法令,不禁止坊間的股票買賣,只要是雙方資源為之,相互買賣股票是合法的,但是商社要發行股票必須來交引鋪引發票引。
這樣一來,股票的憑證也就受到了朝廷的保護。
要說這交引鋪的審查力度還是很強的,朝廷要求必須有四人以上兩名官員同行,實地核查後才可給票引。
如果申請的商社實力不足的話,交引鋪是肯定不會給其發行股票的。
同時,哪個商社需要發行股票,那是必須在順天府指定的錢莊存上一筆錢,這筆錢被百姓們稱為保證金。
若是這家商社在股票發行當中有什麼違規違法的地方,那麼順天府就有權沒收這筆銀子。
除此之外,順天府還有權對股票交易進行徵稅。
產生的交易中,不管雙方賺不賺錢都必須給順天府繳納一成的稅費。
這兩條法令一處,因為有朝廷的背書,所以股票市場又重新恢復了活力,但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狂熱勁。
果然陛下看中的全都是人才啊!
政事堂的兩位丞相對龔健所做的事情,交口稱讚!
還是陛下慧眼識珠!
就在燕京城整頓股票交易初見成效之時,在大契的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中,又有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出現了。
花河府!
期貨。
當然花河府的商人還沒有發明出期貨這個詞。
只是有了這樣的交易概念。
就比如,有一詩人酷愛牡丹,但秋天牡丹盛開的季節時,價格也是非常貴的,所以他就用期貨的方式來購買了,這樣就會便宜很多。
春時立下契約,約定好價格和交貨的時間即可了。
這種交易的方式還是很簡單的。
如今江南地帶已經出現了大片的桑田。
很多的農戶都把自己的農田改成了桑田。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產水稻做糧食,和中桑樹得桑葉的收入相比,前者賺的實在是太少了。
大部分的農戶都是自發這樣做的。
他們將桑樹養成,然後利用桑田來養蠶,之後再將蠶絲賣給紡織工坊,這樣賺來的銀子可是中糧的幾倍還多。
如今朝廷上繳田地稅,已經可以直接使用銀子來交了。
想要買米買菜,也可以直接去集市上購買便是,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