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契人建造的房屋,窗戶都是用紙糊的。
這種紙窗雖然能夠抵擋住些許的風寒,但要說保暖的話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而玻璃這種東西就不一樣了。
安裝上玻璃窗後,既可以透過陽光,有很保暖。
燕京城中的大戶人家,基本上都把窗戶紙換成了玻璃。
很快,玻璃風潮就席捲了燕京城的大街小巷。
一開始的時候,百姓們還覺得玻璃窗價格有些小貴,但隨著商人越來越多,玻璃的價格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了下來。
沒過多久之後,燕京城中就有不少富裕的百姓家,也開始模仿著大戶安裝上了玻璃窗。
不過,他們買不起大塊的玻璃,所以只能用一些劣等的小塊玻璃。
這種玻璃被商人們稱為毛玻璃。
這是生產玻璃的時候,無意間製作出來的次品。
這些次品不是完全透明的那種,雖然還是能夠透光的,但表面上卻毛毛躁躁的,透過去就特別的模糊。
但這對很多百姓家來說,已經很不錯了,正是他們需要的。
這些百姓家基本上都是窗戶對著街道的,如果要選用上等玻璃的話,不僅價格很昂貴,而且屋中的隱私也得不到保障。
這種毛玻璃,不僅能夠透光,還能遮擋風寒,最重要的是它還能滿足百姓家中的隱私遮擋。
更多的城中百姓家,更願意選用這種毛玻璃。
坊間流傳開來,燕京城的各處衙門也開始呼籲起大家,希望百姓們有條件的都換上玻璃。
於是,工部便著手改造起了燕京城的各處衙門。
這也是富谷負責的最後一個工程。
富谷說道:“咱們就建造一個全玻璃的宮殿!”
小周子也是知道玻璃的。
自從燕京城出現了玻璃窗戶之後,方景就下了聖旨,要求工部率先將宮中的所有窗戶都換成玻璃的。
小周子本人而言,也是挺喜歡這種材料的。
玻璃不需要像窗戶紙那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
也不需要擔心有歹人偷偷捅破。
最主要的是,這種玻璃只需要用抹布沾上點水,輕輕擦拭就能重新變得鋥亮。
一聽見富谷要建造一座玻璃宮殿,小周子也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
富谷繼續說道:“我們把宮殿建造好之後,我要親自操辦一次九州物博會!”
從前不久開始,燕京城中就出現了很多的異族外客。
一開始的時候城中的百姓們還是抱著一種好奇的姿態來看他們的,但隨著這些外國人的數量越來越多,現在百姓們對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燕京城中的百姓,現在甚至已經能區分出誰是奧圖曼人,誰是西洋人了。
要說這奧圖曼帝國還是很辦事的。
他們第一時間就在大契設立了一座使館。
國王還派遣了一支六十人的使團隊伍,駐紮在燕京城中,以此來鞏固他們和大契朝廷之間的關係。
像是倭國、高立、東寧等等,這些藩屬國,他們也是常常會派來使節,和大契朝廷保持著一定的聯絡。
甚至是吉蔑和暹羅這樣的國家,也是會這樣做的。
吉蔑的王太后甚至還會經常來到燕京城,待上一段時間就不願意回去了。
格蘭人也是效法了奧圖曼人,他們也在燕京城設立了一個辦事處。
如今的燕京城,可以說是萬邦來賀。
即是如此,富谷想要舉辦一個世界性的物博會,倒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