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勳貴家底子本來就沒多少了,這一頓鬧,他們都瀕臨破產了。
特別是那些平日裡對家奴和子弟不嚴加約束的,這些家族受到的損失最大。
他們難受了,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
冀州城百姓歡天喜地,還特地敲鑼打鼓的,給安撫使衙門和知府送去了匾額。
一直難搞的勳貴們,居然因為皇帝的一條法令就全部瓦解了。
百姓們對朝廷的信服力更強了。
而且,安撫使現在已經拿到了稅銀,於是立刻撥給了學政衙門。
冀州各縣的公學院,也開始建設了起來。
而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被一名從西洋大陸而來的商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他在自己的傳記當中寫道:“神秘的東方帝國擁有的超強的文官官府。”
“他們的官員居然是透過考核,而不是世襲而來的。”
“他們的官府,能夠完美的執行皇室命令,將皇帝的旨意傳遍全國。”
“偉大的帝國,聖明的君主!”
是西洋大陸的商人,其實是個旅行者,他叫做苗利斯坦,是一個翡冷翠人。
他來到大契,就是為了寫一本關於天下君主的書籍。
他曾經也去過條頓帝國,但他並不覺得那裡的君主是偉大的。
他此時正在撰寫一本名為《天下君主》的書籍。
苗利斯坦搭乘著格蘭人的商船,經歷了漫長的漂洋過海,最終抵達了花河。
在花河府,苗利斯坦見到了大契花河府總督。
這位總督大人據說是當時縱橫南亞,成功機會了英吉人海軍司令的助手。
這裡被稱為官舶司的機構,就像西洋大陸的海關,管理著龐大帝國的海外貿易。
苗利斯坦發誓,他從來都沒見過如此高效的官僚團隊。
在他們西洋大陸,能夠管理好這麼大地盤的,都是些小貴族。
他們那裡的貴族能寫能算的人更是不多,而在這裡,一個機構就足足有近百名能寫能算的僱員。
苗利斯坦也見識到了這裡的繁榮,他覺得這座剛剛建成的港口,絕對比威尼斯還要繁華。
在他沒有來到大契之前,也曾經看過別人的東方行記。
但在那些書本里,描寫東方人都是不擅長做生意,他也一直覺得是這樣沒錯。
可當他真正來到這裡的時候,親眼所見到的一切,徹底顛覆了他的刻板印象。
這座偉大的城池,比西洋大陸上的任何一個城市都要有商業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