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契著種,能產糧能鍛甲,能打仗有文化的國度,在這個世界上反而成了異類。
因為有很多的小國,他們別說文明瞭,就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
更是有很多國家的百姓,連種地這種最基本的事都不會做。
但就是這些小國,他們的商業卻異常發達。
想要控制他們根本就不需要發動戰爭,只需要控制住他們的經濟就可以了。
怎麼控制經濟?
自然是要控制住他們的商貿活動!
而他們在商貿當中,使用貨幣就是必然性的了。
貨幣的重要性也就毋庸置疑了!
換句話說,擁有了鑄幣權就等同於擁有了,對經濟統治的權利。
因為現在發行貨幣的是大契,那誰還敢得罪大契呢?
施健的建議聽起來不怎麼靠譜,但如果真能夠像他所說的那樣,將南洋和身篤的貨幣收集起來,改鑄大契銀元的話,那一定能夠加深大契朝廷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的。
這事可行!
上奏朝廷。
或許是心有靈犀,孫文錢現在也正籌備著他對貨幣的變革法案。
貨幣這種東西,從大秦統一六國之後,歷代朝廷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誰掌握了貨幣就掌握了國家命脈。
孫文錢是戶部出身,他對這種事情自然是非常敏感的。
其實大契發展到了現在,戶部已經成為了整個朝廷最重要的衙門了。
如今的戶部官吏也是整個朝廷當中,人數最多的。
孫文錢更是從戶部尚書,直接進了政事堂。
天下人都說孫文錢好財,但沒人知道他實在是因為當了戶部尚書之後,窮怕了。
現在大契商業發達已成盛世,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錢荒。
先帝實行海禁,當時也是考慮到了貨幣外流的問題。
大契鑄造的貨幣成色很足造型也是很精美的,對於番邦屬國來講,絕對等同於降維打擊。
所以大契周圍的屬國也都會選用大契的貨幣。
雖然大家都用同一種貨幣是件好事,因為能夠方便流通。
但這樣的後果,也造成了外流的問題。
如今海貿發達,大契很多沿海城池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貨幣緊縮的問題。
簡單點來說就是,大契朝廷鑄造出來的錢不夠用了。
就算是戶部沒日沒夜的鑄錢,貨幣依舊不夠用。
這個問題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