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遼人只要跨過綠江就可以輕鬆的揍他們。
而在高立北方的百姓,依舊單純的靠著農耕來維繫生活。
豐收之後的糧食也只能賣給來自南方的商客,而這些南方的商客則可以透過海貿賣給大契或者是倭國人,在其中就能狠狠的賺上一大筆錢。
最後能落在高立北方農戶手中的銀子,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這樣的局面時間一長,自然的就加劇了南北方之間的矛盾。
在如此的差距之下,南北方之間的對立問題就突現了出來。
對這一切,現任高立安撫使龔健也都看在眼裡,但表面上他卻沒有吐露出一點。
最近高立出現最大的事情,就是北方農戶出現了大面積的減產,甚至出現了饑荒。
北方的百姓要求高立王庭發放賑災糧食。
但問題就在於,高立王庭早已經將糧食都賣給了大契,現在根本就拿不出賑災糧了。
所以,高立北方就發生了一小股的民變。
高立王庭請求大契水師幫助平亂,然而大契這邊卻直接拒絕了。
高立使者走後,龔健的副官忍不住問道:“龔大人,為何咱們不幫助高立平亂啊?”
“高立北方的百姓素來不服王化,又對咱們大契很是敵視,咱們何不趁此機會好好的教訓他們一番?”
龔健坐在茶臺前細細的品著茶,手中還拿著一本詩詞。
他一邊品茶一邊說道:“這平定叛亂乃是高立朝廷自家的事情,不在咱們的職責之內。”
“非但這次咱們不管,以後高立內部的事情,咱們也要儘可能的少插手。”
副官聞言,很是不解。
“大人,這是為何?”
龔健說道:“這你就不懂了。”
“凡事都講求一個,月滿而虧!”
“眼下高立的確是鐵了心的跟著咱們大契,但幾十年,甚至是百年之後呢?”
“你要知道,在幾百年前高立也是有歸順東土的時候啊。”
副官擰緊了眉頭,陷入了沉思。
龔健又說道:“現在是金三順帶領著全民心向大契,可誰又能保證以後的執政王都像他一樣呢?”
副官疑惑的問道:“那,該如何?”
“分而治之!”
龔健撂下茶杯,一字一頓的說道。
“我們需要的是高立,但絕對不需要一個強大的高立。”
“只有不高不立的高立,才是最好的高立。”
“若是讓高立人團結起來了,恐怕反而會對大契有所不利啊!”
“這次他們北方的叛亂,本來就是高立王庭過錯在先,是王庭利益燻心才將原本賑災的糧食給售罄了。”
“北方的高立人,恨的是高立王庭,但若是咱們跟著出手了,那他們恨的可就是咱們了。”
龔健又把手上的書本合上放在了一邊。
他很是篤定的說道:“眼下高立南方也有不少仇視咱們大契的人在,若是讓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萬一有一天大契國力衰退了,那他們豈不是要聯手反了?”
副官這下子徹底明白了龔健的意思。
龔健點了點頭說道:“高立內部的矛盾,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他們互相憎惡,咱們在中間調停便是了。”
副官現在的心情簡直是無以言表,他對龔健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