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直眺望揚子江的高永鑫說話了。
“咱們能不能建造出一座鐵大橋?”
鐵大橋?
弟子們全都看向了高永鑫,似乎又是見識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
高永鑫直接蹲在了地上,用一塊小石頭在地面上畫著一個模型。
那是一座鐵索橋的示意圖。
高永鑫想,在揚子江的兩岸造一對巨大的墩子,然後用鐵索固定在墩子上,這樣就可以撐起一座鐵索橋。
這樣的設計確實不用在江中心設立支撐了。
弟子們也都跟著點頭。
高永鑫說道:“先按照這個設想試一下吧,看看能不能受得住軌道車的重量。”
接下來,眾弟子都領到了屬於自己的任務,之後便分頭行動了。
現在的高永鑫可謂是門生眾多。
不少百姓家的孩子都願意拜入他的門下。
他一直都在工部當官,所以坊間的百姓們更願意將高永鑫的學識稱之為“工學”。
當下來看,誰若是在工匠行業中,沾上高永鑫的邊,就算是他的徒子徒孫只要是能出師的,去到任何地方待遇都是相當的高。
現在整個大契都在建造軌道工程,全境各地對工匠的需求也是極高的。
各地的冶鐵工坊,對工匠的需求缺口也是很大的,這就更不用說各州郡的工坊都需要工匠來做工了。
一個技術過硬的工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拿到很高的月銀。
不少窮苦人家的孩子都願意去讀書,然後成為工匠。
雖然軌道工程還在建設中,但這並不妨礙鄂邑地區的百姓們,對軌道聯社股票的喜愛。
鄂邑地區本來就是大契運輸的樞紐之地,只要軌道建設成功,這裡必定會更加的繁榮。
所以,鄂邑軌道路段的股票一經推出,直接就被認購一空了。
高永鑫手中握著大量的銀票,冶鐵工坊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建立了起來。
在高永鑫的門徒之中,有一對姓周的兄弟。
周南和周北,這對兄弟是高永鑫的同鄉。
兩人也是最早一批拜入高永鑫門下的學生。
從高永鑫在軍械庫當庫長的時候,兩兄弟就是他的得力干將。
現如今這兩兄弟早就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