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不得安頓下來之後,立刻就舉行了升堂。
這也是他在織金府第一次正式與同僚們,以及共知見了面。
織金府的共知,也就是所謂的副知府,是個相貌憨憨的漢子。
但顧不得並沒有因為他的長相而小覷與他。
能夠在安南之戰中建功立業的,轉到織金府當了共知,那一定不會是普通人!
這個長相憨憨的漢子,名叫侯旭,他原本只是夏建寧麾下的一個小炮兵。
當時在安南之戰時,進攻安南城的時候,他用一枚炮彈就精準的炸燬了對方的一座塔樓。
這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只不過在後面的總攻時,他不小心把火炮炸了膛,受傷之後也就不能繼續隨軍打仗了,於是就留在了織金府做了地方官。
共知是正七品的官位,雖然不是很高,但起碼也是吃朝廷俸祿的官了。
侯旭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他覺得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在顧不得沒來到這裡之前,侯旭就一邊處理著織金府的各項繁雜的事務,一邊等待著朝廷下旨任命新的知府大人。
在聽說這次朝廷派來的新任知府,是顧不得這位科舉榜眼出身的進士時,侯旭這個鐵憨憨更是對他崇拜的不得了。
顧不得說道:“侯大人,咱這織金府的民生如何?”
說到這個問題,侯旭明顯的無奈了起來。
他嘆了口氣說道:“不瞞大人說,這織金府實在是窮的厲害,整個州郡一共才六萬戶,比起大契的一個縣城都不如。”
“而且除了人口稀少之外,這些安南人本身也是相當窮的,很多人家都在共用一口做飯的鍋,甚至還有很多人家做飯連鍋都用不上。”
聽見這番話,顧不得那是相當的驚訝了。
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如此落後貧窮的地方?
他急忙驚訝的問道:“我聽說這安南的糧食都賣到江南去了,怎麼還能這般窮困?”
侯旭說道:“大人啊,那是安南中部的幾個大郡,咱這織金府可是在最南端的,人口不多還都特愚昧,稻穀是一年成熟四波,但這些安南人一個個懶惰的厲害,經常會出現糧食爛在地裡他們都不收的事情!”
“總而言之吧,咱這織金府就是窮成這樣了。”
聞言,顧不得眉毛都擰成麻花了。
他繼續問道:“那海貿生意呢?”
侯旭見顧不得這樣問,又是哀嘆了一聲道:“大人,下官就是個大老粗,哪裡懂得什麼海貿不海貿的。”
“不過,咱這織金府的確有個挺大的碼頭,我看著每天都有不少大船在那裡做補給,這些船上的人出手都挺闊綽的。”
“嗯……”
侯旭自己想了想,立刻說道:“按這麼說的話,這的確也是咱們織金府的一大財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