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是我現在的官位,一個月的月銀也不過區區幾兩銀子而已。”
“這些錢怎麼可能夠得上一家老小的吃喝?”
“更別說還要供養師爺和門客了!”
“這些錢說到底,還不是要官員們自己出的?”
說到這些,孫殿也是跟著點了點頭。
就算是朝中的官員,如果沒有別的收入,那也是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的。
別說是一家人,朝廷給的那點月銀,自己夠不夠活都是兩說。
要說在建國初期的時候,朝廷給的這些月銀還是夠用的,甚至可以說很多了。
但那個時候的物價是很低的,一石糧食才兩三個銅板。
隨著大契皇朝屹立百年之久,現在的物價也是跟著不斷攀升的。
如今一石糧食,已經要二十個銅板了!
足足漲了十倍多!
除了糧食漲價了,其他的物價也是跟著水漲船高的,但朝廷發放的俸祿卻是因為體制沒漲過一分。
現在再來看朝廷給的這點月銀,根本就不夠做什麼的。
甚至還不如一個會點手藝的工匠賺得多。
這點月銀自己能吃飽飯就已經算是飯量小了!
淮南布政使嘆息了一聲說道:“俸祿低也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還因為每一任的官員,想要務實發展就都要花銀子來鋪底建設!”
“可問題是衙門裡能支配的銀子就那麼多,修路、勸學、發明、建設、補助多了去了,不說能不能省的下,夠用就已經千恩萬謝了!”
“若是官員想要考取個優績,那就必須自己填銀子進去!”
“自己若是沒有銀子,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火耗銀子,鹽務、土地什麼的,不就這麼來了。”
說到這裡,淮南布政使又是嘆息了一聲。
“本官倒也不是為自己開脫什麼,只是這種事情到處都是,也並非是我淮南的特例。”
聽聞這一番話,孫殿是徹底的被震驚了。
他著實是想了半天,才從自己本就不怎麼靈光的腦袋裡,想到了一條辦法。
他急忙說道:“布政使大人,依我看咱們可以一同上奏朝廷,重新審議一下這鹽引之事,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