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雷霆手腕之下,整個花河府上下全都被震懾住了。
再也沒有任何人敢反對土銘的“均勞入田”制度。
很快,府衙當中的文吏就算出了今年應收的商稅是多少!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著實把他嚇了一跳!
在取消了勞丁稅之後,花河府今年的稅收卻比去年多了兩倍!
不僅僅是如此,花河府官辦的綢緞廠更是吸引了附近很多州縣無地的流民前來勞作。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經濟,花河府的人多了,就算是生活困難的貧農也會帶動不少經濟!
這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城鎮,竟然在短短時間內成為了江南一帶最為繁華的郡縣。
這裡的百姓們都喊土銘是老天爺派下來的青天大老爺,是他讓窮人不再餓肚子,也是他讓這些流民不再為生計發愁!
更是他讓這裡的百姓,過上了從來都不敢想象的神仙生活!
沒有了鄉紳富豪的剝削,沒有了仗勢欺人的惡犬,這裡的百姓覺得這裡就是開滿鮮花的地方,一個大同世界!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土銘還成立了絲綢商會,他帶領著整個花河府研究起了更為華麗的紡織技術。
時間稍微長了一些之後,那些捐出了土地的鄉紳富豪突然發現,原來跟著土大人做生意似乎比以前賺的更多了!
這可要比剝削那些窮到吃飯都要愁的泥腿子們,來的好的多!
最重要的是,更體面了!
特別是捐獻了所有綢緞工坊的穆家,他也是最緊跟土銘腳步的人。
穆家率先在當地建立了紡織廠,還出了高價招募女工。
用著官辦綢緞廠生產出來的低價絲綢,穆家的紡織廠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品牌。
穆家的貨,高立和倭國的商客都爭相搶購。
穆家的收入比起之前,也是增長了不少。
一時間,花河府大治!
江南安撫使也立即響應了土銘發明的政策,在整個江南地區都推進了均勞入田制。
與此同時,羋強乘坐著他為自己打造的遠洋戰艦,抵達了皖江。
皖江城。
這裡是大契江南比較靠南方的一座小城。
原本在這裡的人,都是岷嶺一代逃荒過來聚集的地方,在大契沒有海禁之前這裡也算是一個非常富庶的地方。
但自從有了海禁之後,這裡便迅速地落寞了下來。
因為這裡的人,所從事的活計都是與海運有關。
不過,現在朝廷重啟了海運,皖江城也就重新熱鬧了起來。
羋強乘坐著大船一路南下,皖江城是他停靠在大契境內的最後一個港口。
這次大契重開海運,南洋的很多商人也得到了訊息,紛紛雀躍不已。
南洋的諸國當中,韶斌、剎帝利、奧菲拉斯等國家都是以貿易建國的,他們與大契皇朝這樣的天朝上國之間的貿易,站到了他們總貿易額的絕大部分。
這些南洋的商人,其實說到底也只是個二道販子,在沒有海禁之前大契的商品就已經在西洋多國成為了暢銷品。
可問題就在於,大契商人們很少會和這些西洋蠻夷直接交易,所以南洋的商人就會將貨物運到剎帝利洲,或是韶斌的一些城市,之後再賣給西洋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