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他的戰友就找上了門,告訴給他一個絕好的訊息!
來人宣讀著皇上的聖旨,將宋重九安置到了附近縣城當了官。
聽著聖旨的內容,宋重九老淚縱橫,哭得滿面淚痕。
“陛下聖明!”
接下來的一天裡,遼地邊城的很多隨軍殘兵都接到了聖旨。
對於他們這些普通計程車兵來說,這樣的待遇是從來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就算是不做官,只是個吏,那也是他們此生高不可攀的。
什麼人能為吏?
小有錢、小有權、小有勢之人家的子弟才可以的!
像他們這樣貧苦百姓出身的人,若不是因此根本沒有機會!
那些沒有受傷計程車兵見朝廷如此厚待傷兵,一個個也是士氣大漲!
活著,給你的錢是在其他地方賺不到的多!
死了,安置的撫卹金足夠一家老小三代不愁吃喝。
傷殘了,安置你去當官!
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拼命呢?
宋重九踏上了去往登州的上任之路。
他被安置到了登州的一個小縣城,擔任當地的縣尉。
在大契皇朝的縣治之法中,官員的身份只有兩種。
一個是知縣,另外一個竟是教諭。
知縣顧名思義,便是這一縣之首,素有百里侯之稱。
而這教諭便是掌管當地文娛方面的官員,負責當地科舉事宜為重。
給宋重九的官職,乃是縣尉。
何為縣尉?
縣尉乃是這一方縣城的武官之首。
治安、緝兇、追盜等工作全由此人來主持。
明面上是縣治之中的三把手,還是個吏的身份,但其實際的權利完全不小於知縣。
按照方景沒穿越前的世界來說,起碼算得上是一個縣城的公安局長了。
在這之下,每個縣還要分六房,分別對對應的則是朝廷六部。
這六房的房頭也屬吏,是要吃朝廷俸祿的。
而這六房中的差役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他們基本上都是在縣裡服徭役的男丁,不過能在六房當差也算是一件美差了。
和宋重九一起走馬上任的還有一個本地的戶房房頭。
是個瞎了眼睛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