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出美酒跟美食,這是參加過周邵陽冠禮的賓客說出來的,這句話在一夜間就傳滿了整個長安,沒有人會對這句話産生疑問,因為這句話都是從當朝大儒口中傳出來的,一起傳出來的還有一首周邵陽在喝醉後所做的詩。
周府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好詩啊,好詩。
不同於外面的贊嘆,此時剛剛結束冠禮的周府裡充斥著一股濃濃的怨念。僕役們看著滿院子的杯碗狼藉和灌多了周府酒早已醉倒在地的賓客,全都默默的低下了頭,思考著到底要不要跳槽,雖然是在用生命在跳,但跟眼前比起來,都不算什麼。
廚房裡。兩個從東宮出來的廚子跟一幫打雜的下手們早已是累的躺倒了一片。全都在呼哧呼哧的大喘氣。昨天準備的食材完全不夠,菜剛一上去就在一瞬間沒了。
那幫老爺們其他的菜也不動,就光光吃周邵陽昨天應急教給兩個大廚的殺豬菜。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覺得這是豚肉{就是豬肉},嫌丟了面子,可是在看到主桌那邊的太子跟幾位王爺,國公都在盯著豚肉吃的時候,便覺得不吃不行,不吃就是不給面子,沒看到連身份尊貴的太子和王爺們都在給周家面子嘛。
於是便夾起一塊扣肉放進了嘴裡,剛一進嘴,臉上那副悲壯的表情瞬間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享受.周圍看著他的人猛然間發現他那夾菜時猶豫不決的手猛然間加快了速度,這時候就是傻子也知道這道菜是美味,於是眾人紛紛下筷,飯桌上頓時想起一片筷子碰撞的聲音。
當周府下人通報已經沒有豬肉的時候,眾人不禁回頭趕緊看一下自己桌上的菜盤,發現還有的桌上瞬間想起一片爭搶聲,而那些沒有的只能嘆口氣,寄希望周府於下次宴客時加上自己。
“唉!這才叫美食啊,感情咱們以前吃的都是豬食”一個食客感慨道
“是啊,是啊,回去後就用鞭子抽死家裡的廚子,哼,居然讓我吃了這麼多年的豬食,真真的該死”另一個食客在一旁附和道
與外面不同的是,廳裡的大儒們則在贊嘆手裡端著的酒,有的大儒已經哭了出來,“這麼好的酒,我以後還能再喝幾回啊,嗚嗚嗚”
坐在一旁的虞世南一口幹完了杯中的酒,籲了一口氣道“如此美酒怎能無詩贊頌,我等應當頌之”
虞世南,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人。是唐時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哈哈哈,伯施兄說的在理,我等應當頌之,不過,”一旁的蕭瑀聽說要做詩,便在一旁插話道
蕭瑀,字時文,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梁末帝蕭琮異母弟,蕭皇後之弟
“不過什麼啊,時文兄”虞世南一聽蕭瑀這麼說,便知道這位老友又要出壞點子了。
蕭瑀壞壞一笑道“眾所周知,當初我見周邵陽的第一眼時,便要收他為徒,可惜讓仲達這老小子搶先了一步,唉,此時讓我至今懊悔啊。”
一旁的周邵陽一聽這麼說立馬恭聲道“小子不敢當蕭老先生的厚愛,只有平時多多上門請益,還望蕭老先生不要厭煩小子”
蕭瑀與眾人俱都哈哈大笑,笑罷道“你這個油畫的小子,也罷,老夫給你機會你不要,那這樣吧,你素有詩才,你就以你的就為題,做一首詩吧”
周邵陽在心裡唉嘆一聲想到:當初就不應該做詩的,現在弄得都要我做詩,那我以後做不回來怎麼辦啊。
想歸想,嘴裡還是念出了一首詩
周府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嗯,好詩,是一首好詩,不錯,來人,那筆來”虞世南一聽這首詩便要將它抄錄下來,周邵陽一聽便讓人去準備筆墨紙硯。
很快,下人們就端著筆墨紙硯走了上來,丫鬟將鋪好,就準備在一旁磨墨。周邵陽走上前來將丫鬟趕走,自己上前為虞世南磨墨,一旁的虞世南見此哈哈一笑說了句小子奸猾,就拿起筆佔了佔墨,冥思了一會,就開始寫下了周邵陽說的那首客中行。
待字剛一寫好,周邵陽就迫不及待的收了起來,開玩笑,唐初三大家虞世南的親筆書,這可是國寶啊,必須得收起來留給自己的子孫當作傳家寶。
正當滿園賓客吃的正歡時,從大門外進來了一對人,領頭的是個黃門,黃門手捧聖旨趾高氣昂的走過院子,待進到廳中又立刻彎腰塌背的跟各位老大人見禮,看玩笑,外面的人它可以不當一回事,但裡面的他可不敢,這裡面做的都是當朝的大員,哪怕這些人不算,沒瞧見太子跟幾位王爺也這嗎。
“張黃門,我父皇可是讓你來宣旨的”李承乾放下杯子,站起身來道
“回稟太子,也不是什麼旨意,只是陛下知道今日是周爵爺的冠禮,特命老奴送一隻玉如意來”說著從身後的侍衛手中接過託盤道“周邵陽上前接陛下賞賜”
周邵陽彎腰雙手舉過頭頂接過託盤,直起身來道“謝陛下賞賜”
眾人看著託盤裡的玉如意,不由得暗嘆一聲,看來陛下是真的看重這小子啊,玉如意這東西也就是長孫無忌等一些肱骨老臣才會有的。如今這小子居然也有了,唉,看來這小子以後不好惹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都一一散去,只有幾個老儒如同鹹濕佬般的圍著周邵雲,不時的在他身上摸來摸去,還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周邵雲到底只是個十四歲的孩子,此時在一幫大儒的注視下,想跑又不敢跑,想哭又不敢哭,只得瞪著一雙淚眼看著自己的兄長,而周邵陽對此只能在一旁幹幹的看著,聳聳肩,表示他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