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翠絲繼續說道“此次古麗亞娜聖女和老婦人為了追尋生命寶石,冒名混入巴託爾將軍的部屬,實為迫不得已,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將軍體諒,如有造成損失,帕翠絲願拿出等值的財富做為賠償。如將軍能夠幫忙找尋到生命寶石並歸還,本教願以將軍要求的財富來換取,無論是人口、糧食,還是礦産、財物,都可以,只要本教力所能及。”
“這……”羅開先猶豫了。
對方近乎是擺明瞭車馬任你開價,對應的只是交付給對方看重的生命寶石,這種狀況下留下那個生命寶石,或許就意味著徹底與瑣羅亞斯德教交惡。
雖然在這時節,瑣羅亞斯德教已經走向沒落,但是貿然得罪一個宗教還是不值得的。
羅開先可是深知宗教的影響力有多大,與一個宗教爭鬥,很多時候就像對付一個國家,註定不會只是簡單的刀槍相對,而是很可能讓本來互不相幹的局面變成徹底的亂局,由可能的合作轉變為徹骨的仇恨,其實是得不償失,如果再衍生開來,把某些具備特別力量的家夥推己及人,久經殺戮的羅開先總會預估最惡劣的局勢來應對)惹出來,他羅某人自然不懼,但之前兩年的辛苦堅持和對未來的籌劃必將被打亂。
為了一塊奇異的石頭結仇,除了亂了自己的節奏,還有可能得不償失,值得嗎?
利弊取捨總是要權衡的,由不得羅某人不認真。
殺伐果決是一回事,心思縝密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間並不矛盾,甚至可以互補共存。
這兩樣東西在羅開先身上構成了一個完美融合,作為曾經的鷹派高階軍官,他與的政客最根本的不同是進取精神,而不是妥協與媾和。所謂進取,並不是把所有“非我”的他人變成敵人進而消滅掉,而是變路人為自己人,甚至變敵人為自己人。
在羅開先的眼中,眼前瑣羅亞斯德教的兩人並不是敵人,甚至在對抗西方的綠教方面,兩方還有合作的基礎,他當然不想僅僅因為一塊石頭變成彼此敵對,即便那塊石頭有些神奇,即便他渴望自己保有那塊石頭。
轉瞬間想明白了所有關節,羅開先掌心向上攤開兩手,很是坦然地說道:“帕翠絲嬤嬤,古麗亞娜聖女,從外高加索一路東來,本將軍確實收斂了大量財寶,直到如今也沒能清點清楚,所以兩位不必心疑本將軍會用謊言示人!至於帕翠絲嬤嬤所說賠付之事,貴教部屬並未造成什麼損失,不必再提……”
隨著心意的確定,羅某人的語氣緩和了太多。所謂說謊的最高境界就是他這個狀態,一張木頭臉遮蓋了所有情緒,九句真話配合一句含蓄其詞的話語,完全可以取信任何人。
至少古麗亞娜和帕翠絲兩個人再不疑心羅某人會謊言欺詐,年邁的嬤嬤緊皺著的眉毛鬆弛了很多,彎腰半躬坐著行了一禮,“多謝巴託爾將軍,為了您的仁慈與寬容!”
半響沒有開口的聖女古麗亞娜沒了開始的初生牛犢氣勢,卻還是忍不住有些執拗的追問了一句,“巴託爾將主,不知您需要多久才能整理好那些繳獲?如果發現我教的生命寶石,您希望我們用什麼來換取?”
年輕的聖女總算想明白了,面前的男人不是她的教民,甚至對方找到了生命寶石不給她們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為了完成身上的使命,她只能選擇侍從嬤嬤加半個老師帕翠絲的懷柔做法,這無關私人尊嚴,對於被排擠到北部荒原的瑣羅亞斯德教眾來說,信民的生命更加重要。
只是,這樣的問題讓羅某人又陷入了思量之中。
——————————————————————————
1庫塔伊西,埃利季亞公國的宮城所在,羅開先取得大量黃金寶石和庫藏的所在,詳細請看第三章第七十九節。
2阿勒山,也被翻譯做亞拉臘山或者亞拉拉特山,位於安納託利亞高原東部與伊朗高原的交界處,是一片佔地超過四十平方公裡的死火山錐。基督教《創世紀》中記載,諾亞方舟在大洪水之後,最後停泊的位置就是阿勒山。
………………………………………………………………………………………………
附:感謝書友“110205707396”“黯月子”“星晨晨曦紫”“紫色de檀香”“十八子木子”“kgb136”八位的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