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宋和北遼在東方彼此牽制,沒有餘力開拓河西這片廣大的區域,才是這片區域的大小勢力能夠安然的基礎。
至於之後黨項人定難軍能夠支撐著走下去,甚至建立獨立的王朝,最基本的原因是因為有黨項人的人口基數做支撐,其他的什麼能臣良將不過是因人成事,沒有人口的基礎,黨項人拿什麼來對抗西部的回鶻人和葛邏祿人?更何況還有吐蕃高原上下來的蠻人。
彙總了這樣一個脈絡之後,老羅才稍微鬆了口氣。
作為曾經的特戰軍事主官,他深刻明白做一件事情最大的忌諱就是情況不明。沒有情報做參考,任何的謀劃都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眼下這些資訊雖然仍舊很粗陋,卻可以讓他根據這個思考的脈絡來處理事情,而不是毫無頭緒的閉門造車。
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什麼都不管,像在中亞一樣橫沖直撞。
但那樣會造成什麼後果?
註定會到處都是敵人!然後這區區十多萬人還能在河西一帶安居嗎?
肯定不成的!
在中亞,老羅選用的是過江龍的做法,就像過路的土匪一樣撈一把走人,誰也沒奈何。
但是到了河西走廊或者河套地區,再這麼做就不合適了。
老羅帶著這十多萬人是要紮根在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弄得滿地是仇人,每天裡忙著打仗吧,還怎麼拉攏人力資源?
更何況打仗有繳獲不假,但也同樣有消耗,一旦消耗大了,肯定難以維系。那就是人心喪失,分崩離析的時候了。
所以,長遠考慮,光憑刀子來說話是不成的。
老羅不怎麼清楚治政的事情,但後世資訊爆炸的社會給了他大量的間接經驗,連立國二百年的usa都懂得大棒胡籮蔔的治政理念,他不相信治政這種東西會有多麼困難。
再者說,也不是馬上就要管理諾大的地盤——想統治也還需要人家認可的時間過程,何況有眼下的十多萬人做基礎,老羅不相信會有什麼值得擔心的,了不得用軍鎮的模式過渡好了,餘下的事情也就是順昌逆亡而已。
至於趙宋和北遼,至少這個時候,老羅知道考慮得太多也沒用。
按照日程推算,黨項人的潰兵應該已經過了輪臺,沒準已經到了伊州哈密)甚至瓜州酒泉),遠在河套地區的黨項人勢力會有什麼反應實在很難說,即便李德明也無法判斷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最糟糕的局面就是黨項人會和宋人站在一起向西進攻。
老羅卻並不相信宋人會有這樣迅捷的魄力,也不相信黨項人會把命運和宋人系在一起,即使是他們聽到頭領在孛羅戰敗的訊息。
至於會不會有什麼變數?真的沒什麼值得擔憂的,手下總計十四萬人,精銳戰士就有三萬多,至少到達靈州之前,老羅不相信哪個敢來隨意冒犯,孛羅河岸地下泥土中埋藏的數萬具屍體可還在下面沒有腐爛。
放下所有暫且不用考慮的事情,老羅決定三天後直接拔營起行。
……………………………………………………………………
附:有些卡文。
感謝書友“王sandy”“kgb136”“書友090228140017259”“鄂是大忽悠”四位的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