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過年
村民的好意,楊大夫自然無法拒絕,在這小小的院子裡,堆積著那許許多多的白花花的大米,白菜頭,還有一些用葉子包裝好的一些鹹菜等等。
要知道這個時候老百姓自家的大米自己一家人基本都不夠吃,也不可能會拿去售賣,甚至一家人還要花錢購買大米,所以這些村民能送大米來已經是很真誠的心意了,何況還有送來蔬菜甚至趙娃送的臘肉。
送走村民後,楊大夫父女二人還有五月姑娘開始了忙碌,陳陽也去幫忙打下手了。
“公子,那公孫同知被罷官發配到大散關了。”
龔瑞和趙茂傑回來了,武懈要回去交差,沒有對孫要來辭行,讓龔瑞代為辭別。
“發配到大散關,恩,發配邊疆,讓他將功折罪也好。”
孫要點頭說道。
“還有那成都府的知府大人,也被罷官還鄉,至於鄧神醫,因為殺人害命被判了斬立決,明日午時處斬,鄧公子也被判了監禁三年。”
說起來這中間也沒有鄧公子的什麼事兒,無非就是判了他一個通姦之罪,監禁三年即可。
想來這鄧公子三年牢獄之災,出來之後,恐怕也只有成為流民了,不過這也是他的報應,家裡的財產本來就來的不乾淨,甚至高價診金和藥費,相當於是在吸食老百姓的血汗了,他風光了二三十年,也夠了。
孫要對鄧公子這種精蟲上腦的二世祖沒有一點兒好感。
至於那胡娘子,龔瑞倒是沒有稟告訊息,孫要也沒有多問,只是成都府的青樓不久後出現一名極其嫵媚的頭牌姑娘,在隨後的幾年成都府青樓的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向來以姑娘知書達理溫文儒雅而著稱的教坊司。
成都府沒有了鄧神醫,孫要想讓楊大夫到成都府去經營藥店,免得這樣整日東奔西跑太過辛苦。
不過楊大夫拒絕了孫要的提議,他還是留在了華村村子裡。
成都府鄧神醫之前的徒弟或者手下醫師,此時沒有了主心骨,也就開始了各自為政,沒多久成都府的診費和藥錢便因為他們搶奪生意而直線下降,再也沒有了之前看病貴的說法。
甚至再後來因為城外有個楊大夫可以賒賬,成都府內的藥店也都可以賒賬了,這對窮苦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也沒有再出現生了病卻看不起醫生和買不起藥的情況了。
錦蓉幫在知府更換的時間裡,有了一些動作。
楊義他的錦蓉幫大多數時候也是對窮苦的百姓施加幫助,而且錦蓉幫也從來不欺壓貧苦百姓,但是這一次,鄧神醫的很多產業被楊義的錦蓉幫直接佔有了。
楊義給武懈的說法很簡單,與其留給官府沒收,落入上面貪官的口袋,不如給他拿去劫富濟貧。例如城南柳林莊,鄧公子的屋子,胡娘子的屋子,都成了錦蓉幫的。
楊義的想法肯定是得到欽差武懈的支援的,武懈又非是那種迂腐死板的官員,讓楊義撈一些好處去幫助窮人也是好的,武懈就當作沒有看見不知道。
川下四路的總督在接到訊息的時候也回到了城內的總督府,監察使能直達天聽,這次懲治成都府官員和鄧神醫對他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大不了換一個知府就是了,所以他也不會去為難武懈。
主要是川下蜀地,民殷地富,總督整日的日子過的那叫一個美滋滋,不像陝西路總督,面對金國隨時都是朝不保夕,那沈遷又無時不刻不在給自己想後路,所以兩個地方的總督完全不能比較。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川中有錦蓉幫,那斬天會也很難插進來。
不過這些都和孫要無關了,武懈也答應過他不會將他的訊息說出去。
“公子,武大人還說了,朝中保你的,是貴王爺,是李大將軍請出來的。”
這是武懈答應告訴孫要的訊息。
“貴王爺?”
孫要疑惑道,他如何沒有聽說過。
“大人,這貴王爺乃是趙家子孫,名叫趙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