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赤腳醫生
“不能燃燒?難道沒有隔離帶嗎?”
孫要疑惑懂啊。
“大人,什麼是防火隔離帶?”
楊若恆問道。
孫要恍然大悟,這個時候還不知道隔離帶。
孫要便講述了一下放火隔離帶的知識,眾人聽得也有一些新奇。
“大人,如果能做那放火隔離帶的時間,還不如直接開荒呢。”
陳陽說道,孫要也贊同,確實,這個時候也沒有那麼多工具,做隔離帶和開荒差不了多少。
所以這個時候開荒根本不能用火燒,老百姓的日常做飯和冬天取暖也都全靠婦女上山撿些乾柴,燒光一座山等同於絕了整個村子幾百人的活路。
還是得老老實實,撅著屁股一鋤頭一鋤頭的往下刨,這樣開荒的效率那是可想而知的。
秋天還好,土層鬆軟,可是冬季土裡上了凍,土層都凍得梆硬,一鋤頭下去,結果只有一道兒白印兒,反而還震得自己的手生疼,真要開荒這點疼咬著牙也要幹換上鎬頭硬鑿。
而且開荒遇上灌木老樹根,又得鋸又得砸,還要刨根。
光開出來也還不行啊,夏天一下雨,暴雨大水沖刷還帶走土壤,把個莊稼也是衝的七零八落,僥倖沒死的也活不長了。
開荒過後什麼活最累?當然是挖土方,孫要聽了陳陽的說法,看著龔瑞等人,估計是他們這樣的高手,也得脫層皮吧。
回家起便池,挑著百十斤的糞肥,一擔子一擔子的走到地裡,澆上去,路近的還好說,路遠的呢?
開了春,還要租村裡的牛深耕一遍,全家上陣用鋤頭細細的再翻一遍,大塊的土塊兒打碎,草根還得除盡。
還要把晾曬了一個冬天的雜草灌木枯葉,燒成灰做成草木灰,這樣才能讓土壤有肥氣和養分,並不是土地開了就能播種當田了,就更不要說良田了。
而且既然是開荒,那就算開荒出來四周也全部都是荒草灌木,等於小動物的天堂,不管你種植什麼東西,也不夠這些小東西禍害的。
而且開荒雖然開闢出來,辛苦經營幾年,也可以是一片良田,但是豬皮不會有人眼饞,但是肥肉就不一定了。
地上豪強和大戶惡霸,很容易對你一個外地人產生歹意,沒準一個小花招就能害得你家破人亡,如同那元縣張員外一樣,又或者蔣牛兒那種在合約上做了手腳的。
這時代,對於窮人來說,儘量避免各種潛在的風險,安穩度日才是最高的生活哲學。
“哎,這開荒還真的難。”
孫要嘆道。
“是啊,大人,如果開荒簡單,那誰也不愁吃不愁穿了,金國還敢打我們嗎?”
趙茂傑接話道,那一路逃難過來的難民流民,死了多少?那大片大片的野地都是無主之地,為何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開荒呢?不是官府不給落戶,而是實在無能為力。
流民難民最後的下場大多隻有一個,客死他鄉,而存活下來的那些不是成了毛賊就是成了大戶人家的家丁奴隸或者狗腿,反正都是見不得光的。
“大人,不必去想那土地的事情,就算我們今年就能開出來一片地兒,真正要成為良田也要三五年時間了。”
陳陽勸道,反正又不是長久居住在這兒,說不定明天又要跑了。
“你說的不錯,只是我們要有地才能和村民融為一體啊,不然人家始終當我們是個外人。”
孫要說道。
“大人,幹嘛要和他們融為一體?”
吳昊天好奇的問道。
“呵呵,吳兄弟,不管在哪兒,都不要受人排斥,才是最好的。”
孫要也不過多解釋,難道說是怕他們去告狀?對自己等人有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