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客氣,看來我們目前又只有等了,等那明日向彪來不來,等那李川有沒有訊息來了。”
孫要擺了擺手說道。
那李川估計是沒有訊息來,畢竟那林員外都跟著廖知府走了,應該暫時不會來找李川買布了,不過孫要也是死馬當著活馬醫的心態。
“哦,對了,陳師爺,我現在是監察使,可是需要去陝西路京兆府監察院報到的?”
孫要想起了自己對監察使這個職務不甚瞭解,對著陳陽問道。
“大人,不需要的,監察使一般一個路宋朝稱州),只設一位監察使,而監察使一般都由知府或者擔任過兩任縣令的官員擔當,像大人這種剛剛為官就兼任監察使的,倒從來沒有出現過。”
陳陽前幾日就已經詳細瞭解了監察使的責任。
“陳師爺,監察使有什麼權利啊?”
趙茂傑對此是一竅不通,他現在也是個檢法,此時見大家說起,他也想知道到底有什麼權利。
“御史臺設三院,地方如設通判,與知州平列,號稱監州,有權隨時向皇帝報奏,此外,路一級的轉運使、提點刑獄公事等,也負有監察州縣的責任。為保證監察御史具有較多的從政經驗,宋代明確規定,未經兩任縣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職,所以我說大人這是開了先例。”
陳陽笑道,不過他並沒有什麼驚訝,皇上金口一開,誰敢拿大宋律例駁回?
“原來監察使就是皇上的耳目啊。”
趙茂傑感嘆,這權利可大了嗨了。
“慎言。”
陳陽低喝,這話怎麼能說出口呢?
“如何給皇上上奏摺?”
孫要問道。
“大人,什麼是奏摺?”
陳陽疑惑,孫要暗道宋朝沒有奏摺嗎?
“就是我如何給皇上上書?”
“哦,大人說的是奏章啊,只需要大人派人直接送到朝廷奏事處即可。”
陳陽對這些已經瞭解的清清楚楚了。
滿人入關後才稱為奏摺。)
“哦,奏章。”
孫要記下了,可不能再說錯了。
“我聽說皇上硃批諭旨,處理政事一般在延和殿,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間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趙茂傑張口就來,將陳陽嚇了個半死。
“趙檢法,以後這些事情提都不可再提。”
陳陽急了,對著趙茂傑說道,趙茂傑倒是不以為然,但還是對陳陽點了點頭,他知道陳陽是對自己好,這些事情確實不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