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煮天蒸望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旱南澇北新天壤,總有荷塘色味同。一候溫風至,六月初六日,天貺kuang)節。
暑雨過後,汴京迎來了第一場熱浪。皇後娘娘體恤六宮,遣專人做了金銀花酸梅湯送至六宮消暑解乏。
關雎宮內,或是因為暑氣的緣故,淳襄愈發散漫了些,懶躺貴妃塌,執飲消暑湯。不得不說,皇後宮裡送來的酸梅湯滋味兒確實不錯。淳襄原本以為,今日這般懶意且就能混過一日了,不想宮裡卻來了不速之客,還是個不好打發的不速之客。
“殿下,博懿侯在外求見。”侍女入殿通報。
淳襄隨口就是一句:“不見!”想了想,又沒好氣地一問:“他來做什麼?!”
小宮女倒是實誠,如實回稟:“侯爺說天氣熱,討口水喝。”
淳襄不禁心罵一句,什麼爛理由,以他如今的身份上哪裡喝不到水!不管他來意如何,先打發走才好,便對著堂下的宮人道:“侯爺要飲水,你們奉上便是”,又將未飲完的一盅酸梅湯朝外推了推:“喏,小暑正盛,將這酸梅湯也端給他解解暑。”
也不等堂下宮女回話,便聽到一串清朗的笑聲,兩個宮女隨著他的步子追了進來,臉上一副阻擋失敗的挫折表情。
‘粗淺武夫’,試問幾個弱質女流又怎能攔得住?
“微臣拜見公主殿下!”姜煜朝淳襄躬身一拜,立起時能看到他額前的細汗約約,姜煜行走內廷從來不坐轎攆,定是走了不少路才出了這麼一身汗。
淳襄指了指一旁的桌椅示意他坐下,見那人安坐後才問:“侯爺不過是討碗水實在是不必進內殿來的,旁人不知道的還以為侯爺是專程尋了什麼理由來看本宮的呢。”
跟姜煜照面數次,淳襄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對付不要臉皮的人,自己也當更不要臉皮才是。
“微臣只不過是討碗白水,公主卻要將消暑的酸梅湯相贈,此般盛情,微臣理應當面言謝。”他的話有幾分不容辯駁的道理。只見他將手邊侍女將將斟滿的一杯抬起,仰頭一飲而盡,然後眯著眼評價了一番:“酸!”又抬眼看向了淳襄,意味深長道:“想來殿下素日裡定是喜歡吃醋的,才能將此般酸味飲下。”
醋?哪裡來的什麼醋?真醋假醋淳襄都是不喜歡,姜煜這話當真是沒來由。
“博懿侯實在是不宜將此等小恩小惠放在心上,即便是什麼阿貓阿狗來了本宮這裡,本宮亦會好吃好喝的招待,不過是一壺水而已,實在不必言謝。”淳襄的涵養當真是好,罵人什麼的也聽不見什麼髒字,字裡行間永遠是笑意盈盈,讓人撿不出什麼過失。
淳襄此般比喻,姜煜倒是不生氣,可見他這個人也是有極高的‘涵養’。不知何時他的嘴角又掛起了一抹招牌式的淺笑,就像是暑日裡颳起了一道春風,吹得人心泉微漾。惹得殿中的宮女都小鹿亂撞,面露嬌羞。
淳襄不禁抹額感嘆,不愧是汴京第一風流兒郎,到了哪裡都能惹來桃花陣陣,即便是喝個水也不安生。
淳襄咳咳兩聲,將失魂的宮女們帶回現實,吩咐道:“博懿侯杯子都見底了,還不速速滿上,待侯爺喝好了,好繼續上路,可不能在關雎宮裡耽擱了侯爺的寶貴時辰。”
待杯具添滿,他又飲盡,微笑著看著淳襄,評價還是:“酸!”
他那意味深長的眼神,意思是淳襄方才的表現在吃那些宮人的醋麼?那人還真是自大自戀呵!
註解:小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農歷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於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之因,故稱天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