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漠選手請於臺上選手席就坐。”
“觀眾朋友們,第二輪的比賽馬上開始。”
“師珏選手稍後會給你們帶來他今天的第二首曲子!”
“請大家拭目以待!”
……
偌大的會場燈光漸次暗下,唯有那一方舞臺散發著朦朦的光,恍若一個不真實的夢。
“窸窣窸窣”有輕輕的衣料摩挲聲傳來,透過麥克風的擴音作用清晰地傳到每一位聽眾的耳裡,他們的心莫名地開始緊繃了起來,期待之情無以言表。
……
師珏一身銀白錦緞狐裘,清貴至極。
寬袍廣袖,流光熠熠,似有月色清輝脈脈流淌。
腰繫玉帶,其下一塊羊脂白玉質地的鶴型玉佩,其形栩栩如生,引頸長鳴,恍若就要振翅九霄。
肩披一襲石青色鶴氅,衣緣上有暗金絲線勾勒出繁複精細的花紋,行走間,淺淺的金輝若隱若現,更添一抹尊貴。
……
“錚~”琴音響起,師珏的演奏開始了。
曲目——《鶴鳴九臯》。
《鶴鳴九臯》,其曲譜最早見於明初的《神奇秘譜》。
《神奇秘譜》對該曲解題為:臞仙按《琴傳》曰:是曲者,古曲也。《詩經·小雅·鶴鳴》篇曰,「鶴鳴於九臯,聲聞於野。」又曰,「聲聞於天。」
朱子《釋》雲,「澤曲曰臯;數至於九,喻其深且遠也。鶴為仙靈之禽;其鳴高亮,聞八九裡。」此曲之義,蓋以鶴鳴喻琴聲焉。
予嘗畜二鶴於琴院竹林之間。或顧影而對舞;或雙飛而交鳴。必有時焉。其舞也,感靈風則舞,以振其羽;仰見霄漢,如有神物則鳴。非時,則不鳴;非時,則不舞。
故知其鶴之靈,而有是操。
《太古遺音》記載雲:按,九臯一操,出於詩。其言峻,其音暢。所謂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者,非止於野之謂也。雖然,呼之不來,長鳴下趨,遊於陰,感夜半,其動也節,其鳴也律,縞衣玄裳,徘徊佇立於風清月白下之皆由此操以寫之也,豈萎糜之聲之可及哉。
……
《鶴鳴九臯》全曲共十段,小標題分別為:一、志在九霄;二、翺翔天漢;三、控翮朝天;四、聲聞於天;五、翻飛見頂;六、「鶴舞」)旋舞交鳴;七、聲唳太空;八、出雲弄影;九、旋轉九霄;十、青天白鶴。
……
樂曲用造像之法描寫鶴舞,用擬聲之法描寫鶴唳,自有一番情趣。
……
師珏左手中指輕點九徽,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一弦,泛音起。
琴音泠泠然,鏗鏗然,清越高遠恍若天外之音。
琴絃震顫間,“唳~”有嘹亮鶴鳴若隱若現,由遠及近。
循聲而去,白鶴身形優雅,纖塵不染,渾然天成的清傲。
修長的脖頸繃出弧度優美的線條,本該懵懂的雙瞳卻清亮如斯,那裡面滿滿的都是廣闊無垠的青冥,那對於天空的渴望與執著幾乎就要滿溢而出。
明明是一隻禽鳥,卻擁有這般靈氣的雙眼,這般渴望與執著更是讓人怔神。
那是排除萬難、不顧一切、縱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決絕的光亮。
“唳~”白鶴引頸長鳴,聲震四野,響遏雲霄。
白鶴撲扇著巨大而形狀優美的翅膀,風聲嗚咽,縈繞周身,明明只是一望無垠的天空,卻似有什麼東西在召喚著它,它已迫不及待,鼓譟的內心一刻不停地催促著它:快一點,快一點,再快一點!
白鶴就要一飛沖天!
……